-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人为本是专题询问价值取向核心
以人为本是专题询问价值取向核心 摘 要: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的一个重要探索与创新,在“使专题询问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实效”的同时,明确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对于纠正我国专题询问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偏差,完善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至关重要。确立以人为本作为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的核心,主要包括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关键词:专题询问;以人为本;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09-02
我国法律规定,询问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方式之一,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而专题询问则是在询问的基础上对询问这一法定监督形式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专题询问作为询问的形式之一,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有准备、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询问,使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情况,更好地审议有关议题,提出更高质量的审议意见,有利于增强人大监督的力度和实效,促进“一府两院”依法履职,推动涉及民生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得到解决[1]。询问是人大监督的一种法定形式,专题询问是询问有侧重的细化,是人大监督形式的一种细化。其特点是:主题更有针对性,程序更规范,效果更权威,有刚有柔,避免走过场、摆样子[2]。专题询问,突出了“专题”二字,针对民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询问监督,进一步体现出了我国监督的以人为本的务实性。
一、专题询问的开展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
1.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监督的一种创新形式,作为监督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体现出人民监督的实效,进而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当前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带领下,应当就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询问,在此询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监督,贯彻落实询问的成果。从专题询问的开展到专题询问成果的落实,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2.是由我国监督体系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监督做到以人为本,这是由我国监督体系的本质特点决定的。从监督的目的来看,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被受到侵犯,为了维护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从人大监督地位来看,我国的人大监督,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当家做主的真实体现,即“权为民所用”的真实体现;从监督的实效性来看,专题询问作为人大的法定监督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具有监督的针对性强的特点,将询问的主题公之于众,在台面上充分地提出询问和做出回答,相比之下,是一种更为“显性”的监督,公民能够切实地体会到行使权力的真实性和回应性。
3.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必然要求
人天生就是一种政治动物[3]。作为一个政治学意义上的人,人的目的是自我完善,参与共同体生活以及行使公民权的过程。作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下的人民,政治参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的原因,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许多政治议题还只局限于某些政治团体范围内,甚至某些政治议题是不可以加以讨论的,普通公民关于议题没有话语权。因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当前我国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专题询问,是一种扩大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二、专题询问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当前,专题询问在我国还处于初级探索的阶段,专题询问的开展还在进一步的实施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专题询问的价值取向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主要表现在。
1.专题询问过于注重形式构建而忽视了对观念的改造
在我国当前,各地方政府为了与全国人大的脚步跟进,专题询问的开展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人大代表的观念似乎还停留在这样一种层面上,即询问就是人大对政府的拷问,就是在向政府“找茬”,而专题询问则更甚,就是对政府的某项工作的问题进行无情地“审判”。这种思想意识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思想,不利于监督的实施和顺利进行。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缺少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这种价值取向的偏差,造就的专题询问必将会是畸形的或是病态的,最终将不利于这一人大法定监督形式的发展。
2.专题询问过于重视人大的法定形式而忽视了民众的声音
专题询问的开展遵循人大监督的法定程序,是其作为一种监督体系里的监督形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其监督合法化的必备条件。由于专题询问的特殊性要求,需要公民更多地参与到专题询问中来,这就必然需要人大代表更多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传达群众的诉求,但是在各地的人大中,这种能够保证民意、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