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研究和缓解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研究和缓解对策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研究和缓解对策   摘 要:文章分析儿科护士的工作现状及心理困惑,重视护士心理健康,缓解护士心理压力。从护理管理的角度,多渠道关心护士心理健康,提供护士心理支持。追求护士心理健康,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真正地达到协助护士排除心理困惑,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关键词:儿科护士 心理压力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3-038-01 工作压力是职业要求与个体的不平衡知觉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护士是一类特殊的职业群体, 她们面对的是生理和心理都易存在一定问题的人群, 较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紧张体验, 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在临床工作中承受相应较大的心理压力, 它既影响患儿的康复与身心健康, 同时也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与护理工作质量。 一、造成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诸多因素 1、社会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绝大多数夫妇只生养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结构已呈现“四二一”趋势,即:四位老人、一对年轻夫妇,整天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的关爱可谓是谨小慎微,甚至是溺爱有加,孩子成为家庭的重心。一个孩子生病,全家集体出动,面对孩子的扎针、采血,全家人重视过度。有的家长忽略了护士的感受,不顾及护士的自尊,不切实际张口便道:你一针能扎到吗?你可千万别给扎第二针。有的家长则毫不留情地说:不要你打,去叫某某护士来。这种强制性的命令口吻,严重挫伤了护士的自尊;有的家长则和孩子同时哭了起来,造成更为紧张尴尬的局面,无疑加重了护士的紧张情绪。如果一旦操作失败,甚至会遭致不文明的谩骂和羞辱,常常带给护士更为严重的心灵伤害。在这种高压的处境中,护士很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特殊专科导致的心理压力。据临床观察,护士心态越是过分紧张压抑,产生失误和差错的几率就越高。就儿科现状而言,由于治疗护理是开放式运作,护士的所有操作都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巨大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就儿科专科而言,婴幼儿的各项操作难度及风险都明显高于成人,因此操作中产生失败和失误是在所难免的。由于儿科护理操作的高风险和高难度,造成了护士精神压力过大,影响了护理岗位的稳定性。因此,儿科等一些高风险科室的专科护士。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理解和信任,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水平,提高专业技能,稳定护理队伍。 3、医疗护理意外带来的压力。输液反应、过敏反应、静脉炎都是静脉输液中不可预见的并发症。即使护士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但输液的诸多环节以及患儿的个体差异仍然无法规避上述风险。然而,一旦意外发生,家长往往会表现出过激的行为,干扰病区的诊疗秩序。在以往发生的输液反应中,尽管医院和科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沟通交流,仍然难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客观现象,在病区内大吵大闹,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也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工作中总是提心吊胆,唯恐不慎。 4、 护理现状产生的心理影响。儿科历来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病人多、家属多、噪音多,护士编制不达标。导致儿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心理压力、劳动强度显著高于其他病区。特别是每天的高峰时段以及每年的夏秋高峰季节,整个病区人头攒动,哭声、喊声、催促声不绝于耳。护士在这种嘈杂、烦乱的环境里处理医嘱、配液、穿刺,很难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处理事务,护士经常因为家长的催促分散注意力,这样的操作环境形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过度的精神紧张降低了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 关注心理健康,营造和谐氛围 1、宽容理解,以诚相待。相比之下,面对疾病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患儿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更为脆弱。因此,护士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关心患儿的病痛,理解家长的苦衷,工作中多沟通、勤交流,尽可能提供到位的服务,满足病人的需求。如果操作不尽人意时,要主动致歉,多数家长在真诚和善意的沟通中一般能够理解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如果家长发生不理智和无礼取闹的行为时,不能以暴制暴,要以诚相待,忍让在先,同时寻求院方帮助,妥善解决纠纷。 2、改进流程,规范管理。嘈杂的环境容易产生不良的医疗护理隐患。一些大型医院在不断强化和提高护士业务能力的同时,开始尝试无家长陪护型的护理模式病房,以减轻来自外界的干扰,使护士能在相对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中实施护理行为。这种相对集中而封闭的病房,减轻了护士的操作压力及劳动强度。 3、学会关爱,真情相待。博大的爱无所不在。护士必须从患儿入院开始认真正确地评估患儿及家长的微小需求并尽可能给予满足。要特别重视肢体语言的表达, 如应用微笑、抚摸等肢体语言缩小与患儿的心理距离, 恰当地表扬及鼓励可获得患儿的信任、尊重, 并使其能积极配合护士完成治疗和护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