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刍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策略

刍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策略   [摘 要]高考的压力致使许多一线语文教师过多追求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导致了文本阅读的低效。功利的教学和刻板的训练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思维和情感趋于麻木,背离了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增添语文课堂教学以生命与活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性;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6-0042-03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涵盖了春秋战国诸子的论辩,唐代的名诗,宋元的词曲,明清的小说;高中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在墨香的韵律中蕴含着永恒的语言魅力;高中语文教材思想深刻,凝聚着古往今来中外名家思想的精华。高中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无穷的魅力。这都需要慢慢品味,细细咀嚼,在学习中切不可急于求成,囫囵吞枣。 然而我们失望地看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把高考语文的教学目标定为高考分数,只追求语文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们把教材内容一再压缩,为的是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高考习题的训练。刻板的训练、功利的教学,让文学的美在兴味寡淡中岑寂凋败,学生则是对语文的学习烦而生厌,恹恹欲睡。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阅读优秀作品,能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而并非是高考重压下形成的僵化的语文应试技巧。 一、情境再生,唤醒沉睡的心灵 高中语文既美丽又感性,它蕴含了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多种美。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的魅力,进而徜徉其中,流连忘返呢?其中的触发点就在于情境的再生,通过教师煽情的语言,丰富的新闻资料,生动的情境营造,形象的多媒体展现,用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行为,灵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文本,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感受美、发现美,沉浸于文本的深处,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感悟。 在教学《我与地坛》一课时,笔者不断地思考:这些处于优越环境的“90后”的高一学生,他们如何能体味一个残疾人的生命感悟呢?如何能够引导学生由母爱转入更深层次的理解?于是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首先让学生勾画朗读描写母亲的句子,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了摄影师邹森的作品《母爱“宝贝,如果你活着,记住我爱你”时,大家都泣不成声了,情绪上受到了极大的感染。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领会作为一个残疾人的痛苦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最高交融时,让学生讲讲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大家说得很动情,更进一步明确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大大提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巧,也从对文本的感知到理解分析,再进入更深层次的文本解读,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能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唤醒了学生麻木的心灵,在学生与作者以及文本之间架设了沟通的桥梁,让学生由境生情,披情入文,走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用心灵与作者、作品进行交流,产生了独特的内心体验,得到了丰富深刻精神领悟,提升了审美的境界。 二、探究质疑,唤起智慧的火花 加拿大著名课程理论专家大卫“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阅读欣赏是学生自己的事,语文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求知,使学生突破束缚,放飞心智,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和体验铺平多种路向。 课堂上教师精心启发的问,学生探究解决的疑,都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由表层阅读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思维得到发散,进而走进更为广阔的空间。 课堂的设问应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涉及对象的开放性,它需要全方位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将学生引向教师事先设置好的樊笼。问题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思考质量高低。一个好的问题,一个真正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能直接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文本并引发、实现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对话。 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你更喜欢刘邦呢?还是更喜欢项羽?学生通过分析不同人物的言行心理,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每个学生都有感可抒,有议可发。有的学生喜欢刘邦的虚心下问,细心周密,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认为他具备事业成功的要素;有的学生喜欢项羽的诚实自信,光明磊落,认为大丈夫理当如此。在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分析人物的方法,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