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堰市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十堰市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摘要:为探索湖北省十堰市玉米产业的发展前景,从单产、种植面积、总产量方面分析了1949~2012年的玉米(Zea mays L.)生产情况;并根据十堰市玉米生产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发展高效育种技术、推广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等对策,旨在为十堰市未来的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生产现状;对策;十堰市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2-0258-03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Corn Industry in Shiyan City XIAO Neng-wu,XIANG Shi-biao,LIU Yu,XU Tao,XIE Ju-ying (Shiy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iyan 442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rn (Zea mays L.) industry in Shiyan city, data of corn production from1949 to 2012 in yield per unit, area and total yield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orn production in Shiyan city, the effective breeding technology, planting mechaniz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rn industry in Shiyan city of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corn(Zea mays L.); production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Shiyan city 玉米(Zea mays L.)大约在16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清朝年间传遍全国各地,并已有较大面积的种植[1]。十堰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游的秦巴山区腹地,山地特征十分突出,俗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说。十堰市适宜种植玉米,是湖北省的主要玉米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居当地粮食作物首位。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发展玉米生产和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2,3]。以往围绕玉米产量的突破,是在产量潜力与实现途径、遗传改良、产量形成规律、增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4-10],提出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原因包括杂种优势利用、品种抗逆能力和适应性增强、化肥的施用和灌溉条件的改善。文章从十堰市玉米产业发展概况及特点回顾了建国以后玉米发展的历程,提出了当前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及今后玉米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十堰市玉米生产发展概况 2 十堰市玉米生产发展特点 2.1 总产量增长迅速 为满足畜牧业、玉米工业、口粮及出口等日益增长的需要,十堰市玉米生产发展迅速。单产不断得到提高,总产量稳中有升,发展玉米种植,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为秦巴山区脱贫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2 广泛采用多元化种植模式 间作、混作、套作、复作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种植方式。间作、混作、套作、复作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使用地力、光热和水分资源,发挥其边际效应,达到一地多熟、一季多收,玉米与豆类的间作、混作增产效果一般可达15%左右;另外,还有玉米与小麦套作、复作,玉米与甘薯、马铃薯、花生等作物间作、套作等种植方式[11,12]。 2.3 科研与推广高度耦合 基层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们为十堰市的玉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解决玉米“卡脖旱”问题,利用旱地预留行实现了麦玉连作向麦玉套作过渡;针对“高山寒、低山旱”,“两头寒、中间旱”的问题,探索高寒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技术;面对玉米直播缺苗和单一种粮效益低的问题,探索了低中山营养钵育苗移栽、高山两膜两段栽培以及粮经间套高产高效模式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郧单1号、鄂玉10号、鄂玉14号、鄂玉16号、鄂玉25号、堰玉18号、郧单19号等玉米高产、优质新品种,大大提升了十堰市玉米的发展速度。 3 十堰市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十堰市玉米产量占当地粮食总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