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等化取向下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局限和创新.doc

均等化取向下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局限和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均等化取向下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局限和创新

均等化取向下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局限和创新   [摘 要]对政府部门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评估,成为保障各级政府持续稳步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条件。尽管我国现有基本公共服务评估制度在考核评估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监督作用,但现有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属于典型的“体制内”评估模式,存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内容偏颇、评估指标狭隘、评估方法滞后等问题,致使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评估制度处于软约束状态。构建多元评估主体,拓展多维评估内容,设计多项评估指标,运用多样评估方法等,成为未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的创新取向。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指标;评估方式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3-0062-08 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初步建立了相对成型的评估制度,而且这些评估制度在基本公共服务评估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评估监督功效。然而,现有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属于典型的“体制内”评估模式,在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指标以及评估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导致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处于软约束状态。这种软约束评估机制直接影响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估效果,制约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的顺利推进。本文旨在明确廓清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的前提下,清晰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并在理性认同我国现有评估机制积极因子的基础上,客观系统地揭示其固有弊端,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创新意向。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问题阐述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代背景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表明,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越日本,世界排名第二位。然而,根据201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世界各国人均GDP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432美元,世界排名第87位。可见,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不占优。在此现实背景下,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贫富分化也相对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为0.474,远远突破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此外,快速经济总量增长也带来了社会需求的深刻变化。其中,公共需求的高速增长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社会协调发展。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由一个基本矛盾逐渐演变成两大突出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突出矛盾;二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1](P10-16)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等民生问题比较普遍;“老无所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社会现象也随处可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改善民生问题,使民众共享经济社会改革成果,让民众过上体面的生活,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刻不容缓的、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与此同时,自2000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贫富差距和社会民生问题,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拉开了公共服务改革以及社会民生改善的序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作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手段。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新时期指导我国农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纲领性文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篇专门阐述了如何改善民生、如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一次明确界定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将“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收入分配”等五个领域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将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及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责。2012年8月国务院专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基本标准和保障工程。可见,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改革经历了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政策蓝图到操作方略的深化过程。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职能改革的明细化和具体化,是指导我国公共服务改革的路线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党和国家未来施政方针的主旋律,成为衡量党和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