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探究性教学设计.doc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探究性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探究性教学设计 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张叶萍 学习目标: 1.探究寓言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领会寓言深刻的寓意,从而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3.培养对生活中小故事的感知、领悟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设计思想: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教材语文六年级第一学期的第九单元《小故事,大智慧》中篇目。根据“整体性理念”、“实践性理念”和“开放性理念”,本单元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感悟,也可以“化整为零”地实现单元教学任务。让学生走出小课堂,积累知识,探究问题。 在“单元教学”任务驱动下,本课旨在让学生走出小课堂,积累知识,探究问题。寓言是一种生动而有趣的文学样式,它语言简洁,往往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故事,让阅读者了解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但也就是因为它篇幅短小,寓意比较单纯,使得一些教师就会把这些内容随意抛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解读;而学生也觉得寓言没有什么可学的, 因此,不论是对待课堂上老师的引导,还是在课下的自我学习,都是敷衍了事。 其实,一些看似平凡而简单的问题中往往蕴含着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人生道理。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现,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样就把发现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乐趣也给了学生。 大多数学生对课外读物中的寓言小故事的内容较感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成语寓言典故故事。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领悟力。 过程设计: 一、探究寓言的特点 1.课前探究寓言的特点:制作一张题为“关于寓言”的知识卡片。 题目 《关于寓言》 类别 编号 出处 具 体 内 容 1.寓言的定义 2.寓言的特点 3.寓言的阅读方法 途经: (1)搜集已阅读过的寓言作品,通过比较阅读,发现寓言的特点: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寓意深刻等。 (这是一种经验推导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尝到更多发现的乐趣。) (2)查阅工具书,明确寓言的定义和阅读寓言的方法。 (3)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韩非子和《韩非子》、刘向和《战国策》等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通过工具书来学习概念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反过来印证利用经验推导出来的结论的准确性。) 二、课堂引导:多角度领会寓言的寓意 1.以推选小组代表的形式交流课前探究内容 (探究成果的展示,是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 2.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查阅工具书,疏通文言字词,正确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同伴互助,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接纳,更好地实现合作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3.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 (1)请学生讲述《滥竽充数》的故事。 (2)探讨:这篇寓言的含义是什么? ——比喻无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或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 引导学生说出两至三种含义: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滥竽充数》则给我们提供了多角度思维的蓝本。据文中四个方面的人物活动,我们可相机进行思维发散。从南郭处士这一角度进行顺向思维:他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终于原形毕露;进行反向思维:他只身逃走,具有自知之明;还可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再次进行逆向思维:他的逃走是出于被迫无奈,毫无自知之明可言。从齐宣王这一角度进行横向思维:他好排场,“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实行“大锅饭”制度,这是滋生各种不正之统的制度,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从南郭处士周围的乐工这一角度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南郭处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情的真相,说明了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的危害性。 (3)小结: 由此可见,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可能得出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人,从同一个故事中可以得到的启示也是不一样的。 4.强化认识和理解 (1)《郑人买履》的寓意可以有哪些理解?从文章中找出依据。 (2)《滥竽充数》的寓意可以有哪些理解?从文章中找出依据。 (3)《画蛇添足》的寓意可以有哪些理解?从文章中找出依据。 (“从文章中找出依据”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是一种平等审视教材的态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立足文本,平等审视教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且,教师以“问题化”组织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在教师的如此引导之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逐步提高。) 三、拓展阅读 1.相关链接:(拓展学习广度) 读了《画蛇添足》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弄巧成拙”、“多此一举”等成语。试着为你熟悉的寓言故事找含义相似的“朋友”。“朋友”可以是成语、俗语,也可以是寓言故事、典故等。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教材”这一媒介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认真研究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只有课内外有机结合,以内引外,以外促内,才是学习语文的好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