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临床检验讲义
临床检验讲义
第一章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1.血液标本采集和抗凝剂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不断地流动,与全身各系统的组织器官均有密切的联系,参与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的平衡。在病理情况下血液中各成分质和量的改变不仅能反映造血系统的疾患,而且能直接或间接地提示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的病变。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血液标本检测,如患者的活动情况和精神状态、药物、年龄、性别、种族、标本采集的时间以及是否吸烟等都会明显影响检测结果。此外,血液标本的分析应密切结合临床,例如,患者有严重腹泻或呕吐时,红细胞计数可因脱水而增高。
(1)采血方法:血标本的正确采集是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的关键。血液标本的采集分为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所有的采血技术均要求保持血液标本的完整性。不同的采血法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判断和比较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
溶血现象,能有效保护血有形成分保证待验血原始性状完使检验结果更近真实,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但草酸盐对凝血V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效果;草酸盐与钙结合形成的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仪的使用。因此,凝血象检查宜选用枸橼酸钠为抗凝剂。 H值的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下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
CFU-S),在红细胞生成素(Epo)作用下经红系祖细胞阶段,分化为原红细胞,经过数次有丝分裂依次发育为早幼、中幼和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已丧失分裂能力,它通过脱核而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增殖、分化、成熟的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需72h。网织红细胞再经约48h即完全成熟。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后,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红细胞主要在脾脏破环,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多种原因可造成红细胞生成和破坏的平衡遭到破坏,一方面使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增多,从而引起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另一方面使红细胞在质量上发生改变。通过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检查,以及对红细胞形态学或生化改变的检查,对诊断和鉴别某些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RBC)是常用的血液基本试验。
(1)检测方法
1)手工显微镜法:是传统的红细胞计数法,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该法不需要特殊设备,但操作复杂、费时。
2)血液分析仪法:仪器法已成为目前细胞计数的主要方法,利用电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仪器法比手工显微镜法更精确,且操作简便、快速,已广泛应用。
(2)参考值:①成年:男性 (4~5.)×1012/L;女性 (3.5~5.0)(6.0~.0)×1012/L。
(3)临床意义 增多:相对性增多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中有形成分也相增加,多见于脱水致使血液浓缩。如:连续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或晚期消化道肿瘤长期不能进食等患者。绝对性增多如缺氧:慢性肺心病、某些肿瘤及某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按病因分类,可将贫血分成造血不良、红细胞过度破坏和失血三大类(表)。
2-1 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形态学分类
------------------------------------------------------------------------------------------
发病机制分类 主要临床类型 形态学分类
------------------------------------------------------------------------------------------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常红细胞型
红系祖细胞、幼红细胞或红细胞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常红细胞型
生成素的免疫性破坏
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所浸润 骨髓病性贫血 正常红细胞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