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课 《我学国文的经验》
第四课 《我学国文的经验》 周作人 一、焦点问题 1. 作者国文学习的真经 2. 国文知识技能与精纯趣味、健全人生观之关系。 二、周作人:语文大家 周氏兄弟:五四时期,与鲁迅齐名并称、相提并论 知堂文章:面目独具,名重当时。 现代汉语写作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知堂文集》等几十种。 三、文本分析 1. 本文价值: 作者相当看重。收入多个集子 作者的深思熟虑,用意严肃 三、文本分析 2. 文章特点: A. 迂回,曲折,绕弯子。 一上来说“我于怎样学国文的上面就压根儿没有经验” 接着又说,“我所有的经验是如此的不规则,不足为训的,这种经验在实际上是误人不浅”——实际还是有经验 三、文本分析 这经验“当作故事讲也有点意思”,且还“似乎略有浪漫的趣味”——引发读者兴趣。 目的: 强调其与“语文进阶”、“读书方法”、“写作秘诀”之类读物区分; 欲扬先抑,卖个关子,引起人们阅读兴致。 三、文本分析 2、文章特点: B.迂曲中有趣味 有趣味、有“嚼头”,话里有话,不是一览无余,经得起回味 三、文本分析 讲三位本家先生的有趣故事: 吸鸦片烟、终日卧榻的老秀才, 做神秘怪诗、因疯自杀的子京, 言行暴厉而实际怯懦的“反革命”。 三、文本分析 述读经,“所读之经于我毫无益处”, 谈此题时抻出一笔谈论彼题 反话正说 三、文本分析 讲随祖父读书故事。 只谈“有趣”事 老人对于教育的特别的意见 奖励读小说(《西游记》、《镜花缘》、《儒林外史》) 三、文本分析 “他很奖励小孩看小说,以为这能使人思路通顺”, 又正中取曲,斜出一笔,祖父让人忍俊的一面: 投缘最是《西游记》,逢人便说八戒猪。 三、文本分析 小说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异想纷呈,对少年吸引力很大。 借助读小说,可以轻松愉快地获得中国语文的基础,识得汉语文的趣味,不知不觉之间获得文章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三、文本分析 用其个体经历,串起国文进步之阶: 由断字而识文,从白话到文言,经读懂到知趣味。 借助读小说,轻松愉快地获得中国语文的基础,识得汉语文的趣味。 三、文本分析 作者“从军”(入江南水师学堂)的故事 读翻译作品:严译学术著作,林译西洋小说,梁译政治小说、教育小说 “除了读新小说以外别无什么可以说是国文的修养” 三、文本分析 结束语,再次强调其学习国文的经验: “多看书” 态度: “小说,曲,诗词,文,各种; 新的,古的,文言,白话,本国,外国 好的,坏的,各种:都不可以不看”。 三、文本分析 结束语,再次强调其学习国文的经验: 更重要的读书目的: “磨炼出一种精纯的趣味来”, “知道文学与人生的全体”, “逐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 ——学好“国文”的根本 四、思考与讨论 1、作者屡次说自己“没有经验”,讲的无非是“老生常谈”,他真的是认为他所讲的“无足道哉”吗?请加以解析。 2、“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理解国文,只有“多看书”。你怎样看这位文章家的“经验”? 3、题为“经验”,作者却以大半篇幅讲了许多有趣的经历和故事,这样的写法是不经意的吗?其效果如何?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