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城市壁画艺术发展和特点
武汉城市壁画艺术发展和特点 武汉地区壁画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在城市功能需求的变化中不断发展,在人们精神需求的渴求中不断丰富,始终走在全国壁画艺术创作前沿。
一、武汉地区壁画艺术的发展过程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实践,都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武汉地区壁画艺术的创作也不例外。
随着首都机场壁画群的落成,武汉地区的壁画艺术创作也同步发展起来,以唐小禾、程犁、田少鹏、蔡迪安为代表的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开启了武汉地区当代壁画艺术的大门。这一时期出现的大量壁画作品,如《楚乐》、《赤壁之战》、《火中凤凰》《新世界奏鸣曲》、《关羽在荆州》、《巴楚风》、《海韵》等,向世人展现了具有楚艺术特点的浪漫的艺术风采,从而得到全国壁画界的赞许,成为中国壁画领域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之后的十年,武汉地区壁画层出不穷,在题材、风格上趋向多元化。1996年,唐小禾、程犁先生在壁画艺术上再次突破。壁画装置《天籁》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将楚乐器中的元素进行重构与组合,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具象的事物。2001年,徐勇民先生创作的《荷韵》以抽象、单纯、极具寓意的方式传达了创作主题。
随后出现的以现当代元素为主题的作品,艺术家们直面当代人的生活,反映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追求壁画在整体环境中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代表作有:丁晓的《奥运之光》,叶庆、丁晓的《首义之魂》等。及至武汉地铁二号线特色站点壁画的落成,地铁壁画正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呈现在公众视角里。
在武汉地区的壁画艺术创作的演变过程中,艺术家们从题材、风格、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壁画艺术的表现空间,提升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功能。
1、题材上
武汉地区壁画从1979年的唐小禾、程犁先生创作的《楚乐》开始,这一阶段创作的题材主要是围绕传统楚文化、武汉地区的历史故事、以及神话典故。主要代表作品有田少鹏、蔡迪安等创作的《赤壁之战》,1986年,唐小禾、程犁的壁画《火中凤凰》。以楚地历史故事为内容的壁画还有徐勇民创作的《关羽在荆州》,陈孟昕、郭雪等创作的《高山流水觅知音》,陈绿寿、郭红琳创作的《鹦鹉诗画》,之后还有叶庆、丁晓为首义广场创作的《首义之魂》,这些壁画在主题上,都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素材,作为城市的“地标”展示在世人眼前,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
随着武汉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加深,壁画的创作主题逐渐过渡到关注现代生活上来,延伸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由于空间的包容性比较大,可以给壁画家更多的选择主题的空间,所以题材上可以有更加主观性的表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唐小禾、程犁先生创作的《信息时代》、《绿色家园》。陈绿寿先生创作的《生命的科学》,谢荪创作的《星之舞》等。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很多,壁画家们借助壁画传递着自己对于生命、生活、社会、科技的理解与感触。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快,现代的城市更加关注的是对公众的人文关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达成一种与心灵的碰撞和交流。在武汉地铁宝通寺这一站,一颗菩提树活灵活现,使路过此处的人也感受到了几分禅意,让人在嘈杂城市生活中,也能保持心灵的宁静。
2、风格上
武汉地区壁画创作在风格上也逐渐发生着变化,这些风格是在近几十年里交替进行的,有穿插也有重叠。归纳起来看,武汉地区的壁画风格主要有三个:起初采取装饰性的风格比较强烈,采用的是对传统的装饰纹样进行的提炼与组合,给人一种秩序美的快感。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品有徐勇民的《关羽在荆州》,采用平面化的表达方式,构图在对称中寻求变化,元素的重复与并置形成强烈的秩序感。
随着城市文化多元化的需求,壁画家开始创作一些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关系的题材,画面也由平面化逐渐转变为立体空间,将多个视角的场景巧妙的并置在一个画面,显得生动而丰富。这一风格的优秀作品有丁晓的《奇迹》、《奥运之光拥抱世界》等,采取的就是带有写实风格的元素,将空间运用到壁画当中,增强了画面的深度与广度,吸取了埃舍尔的多维空间的组合,画面生动而富有现代感。
壁画家尝试着将现代西方艺术理念运用于中国化的题材上,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唐小禾、程犁创作的《天籁》吸收了构成的特点,将楚乐器中有表现力的元素进行抽离、组合与归纳,使作品在具有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吸收了现代艺术的特点。这些看似如直线与曲线的元素,让我们感受到了类似于康定斯基、毕加索的那种抽象语言。
3、手法上
随着建筑环境材质的逐渐丰富,武汉地区的壁画也由起初的绘制型逐渐过渡到不同材质综合运用,材质上的丰富与变化,增强了壁画的内涵、视觉美感与表现力。张志刚的《漆树叶之百态》,艺术家将广玉兰的树叶裱了布,再揭下树叶,叶脉纹理具存。把800多片漆布叶子挂在空中,形成了一个漆的空间。陈绿寿的《阳光明鉴》,采用的是紫铜锻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