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和叶赛宁田园诗绘画思想之比较.docVIP

王维和叶赛宁田园诗绘画思想之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维和叶赛宁田园诗绘画思想之比较

王维和叶赛宁田园诗绘画思想之比较   【摘 要】达芬奇曾说:“绘画是看得见听不着的诗歌,诗歌是听得见却看不着的绘画。”诗歌与绘画是两种紧密联系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东西方艺术理论对诗画的关系都有着精辟论述。中国诗人王维与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同为成功的田园诗人,他们的诗歌都具有鲜明的绘画特征。 【关键词】王维;叶赛宁;田园诗;绘画 纵观古今,东西方艺术界对诗歌与绘画的关系都十分关注。中国唐代就有“诗画异名同体”的观点;宋代郭熙在《画意》中引前人之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论诗艺》中有“诗如此,画亦然”的说法。 诗歌作为一门语言艺术,不难发现其与绘画相通之处,两者均要借助观察力与想象力,捕捉与解构大千世界中的平凡素材,经加工上升为艺术形式。诗歌可以借鉴绘画方式,通过形状、色彩、空间位置等摹写,传达给读者更加生动真实的情境。 王维与叶赛宁虽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均以田园诗创作闻名,并在中俄诗歌界占有重要地位。同为田园诗人,二人的诗歌都具有鲜明的绘画特征,通过画面感营造出不同的田园世界。 一、视觉效应之比较 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曾说“诗人用眼睛思考”,这意味着通过观察与想象从而把握外部世界。好的诗歌既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与生活全然无关的臆想,而是对周围事物观察、提炼与升华的过程,这恰与绘画想通,第一步是观察。王维与叶赛宁两位诗人都是生活的敏锐观察者,他们善于使用文字营造画面感,使诗歌具有视觉效果。 王维的《登河北城楼作》:“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寥寥数笔,有景有物,画面清晰呈现。再看叶赛宁的《夜》: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诗人以温婉而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万物沉寂的静谧夜晚,视觉效果极强。 色彩的运用也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方面,王维的诗歌善于用色,但颜色词使用并不多,没有色彩缤纷的景象,仅略施粉彩,恰到好处的展现了清新恬淡的田园世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广袤的水田之上,白鹭偏偏飞翔,蔚然的密林之中,黄鹂声声鸣啭。颜色上令人联想到碧绿与苍翠中几点雪白与金黄,清新明快,画意盎然。“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磷磷白石,满山苍翠,对比之下更加显眼的那数片红叶,用色强烈,却不落俗艳,好一幅初冬山景。“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田园乐-其六》)桃花带雨娇艳欲滴,柳丝笼雾柔和朦胧,烟雨蒙蒙中的桃红柳绿,全无矫揉之感,只留清新与芬芳。 色彩能表达诗人的情感,王维的田园诗色调不多,偏爱青、白等淡雅色,而用到红、绿等鲜艳色时,往往以烟雨水雾衬托,柔化画面,这与其诗歌清新散淡的意境相辉映。 叶赛宁在色彩处理上,也有其特色,常赋予颜色词汇以特有情感,使颜色具有象征意义。《波斯抒情》中“ ”(月儿迷人的黄色清光/朝栗子树间的缝隙流淌),“ ”暖黄色,用来修饰月亮,让人觉得亲切而愉悦。而在《夜那么黑,怎睡得着》中“ ”(山丘上有枝白桦小蜡烛/披一身银白的月光羽衣)。此时的月光是银白,透露出静夜的肃穆与寂静。叶赛宁诗中蓝、红、黑等色常具有象征意义,蓝象征对心灵宁静的企盼,红象征生命力与革命热情,黑则象征阴郁、痛苦、厄运。通过色彩使用,给静态世界注入了情感,犹如一幅象征主义绘画,含蓄而发人深思。 二、空间结构之比较 绘画讲究透视,在平面上创造立体空间感。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这一套处理空间效果的绘画技法,也被巧妙的运用在诗歌中。 两位诗人在处理空间结构上都极富绘画性。王维的“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雨后新晴,原野空旷,空气明净。远处临靠渡头的城门,村边入河口旁的绿树,田野之外,河水波光粼粼,峰峦突兀叠现。随目之所及,一系列景物有层次、有格局的呈现在眼前。叶赛宁的“我要领你到斜坡下面去/到幽暗的闺房/绿色的林间/到长满如丝的峨参草地/直到罂粟花般的朝霞满天”( )由近及远,幽暗的小屋,青葱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布满红霞的天空,层次清晰。 三、“水墨山水”与“油画风景” 中国水墨山水和西方油画风景都是以山水、田野、树木、村舍等景观为题材,所以可同时归为风景画范畴,但二者在选材与情感表达上又有一定差别。这些在中西方绘画中存在的同与异在王维与叶赛宁的诗中亦有表现。 王维的诗立志高远,善于刻画名山大川、荒原阔野、塞外风情等大幅景致,注重写意,讲求意境,与中国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