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超声声像特点,探讨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肿块及钙化灶对于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诊断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患者的超声检查图像资料,与X线钼靶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一致性情况,并且总结超声图像。结果: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超声检查发现肿块和钙化,而且与X线钼靶检查的表现基本一致。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超声;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 钙化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008-03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ZHANG Pi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3,11(33):8-1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features of ultrasound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and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rasound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by finding lesions and calcification points.Method:Data of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iagnosed by oper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of ultrasound we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of mammography.The situation of consistency was understood.The images were summarized.Result:The main ultrasound findings of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ere lesions and calcification points, and were consistent with mammographic findings basicly.Conclusion:Ultrasound has great diagnostic value in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Key words】 Ultrasound;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Calcifi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Hosipit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乳腺导管原位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DCIS)是一种局限于导管内的异常细胞堆积,也是肿瘤性导管内病变,其特征为恶性增殖的上皮增生伴细胞异型,但没有通过基底膜进入周围基质,WHO 2003年病理分类认为该病是一种浸润性乳腺癌的前驱病变,而不是传统定义中真正的乳腺癌[1]。在上世纪80年代时,乳腺导管原位内癌被视为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仅仅在乳腺肿瘤中占0.8%~5%,而且当时乳腺癌的检测越来越多地应用乳腺X线钼靶。目前大约有15%~20%乳腺癌筛查中发现的是乳腺导管原位内癌[2]。近年来超声相关技术不断发展,超声已经可以用于检测乳腺癌微钙化情况,但对于乳腺导管原位内癌目前研究仍相对比较少。本文选择近4年在笔者所在医院筛查发现并进行手术的乳腺DCI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表现,并且与乳腺X线钼靶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超声检查对于乳腺DCIS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3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进行乳腺超声检查中乳腺导管原位内癌患者21例的超声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所有DCIS患者中包括一例双侧DCIS患者,年龄27~68岁,平均50岁。所有纳入患者均有X线钼靶检查结果,并且在一周内进行手术切除,肿块切除后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ALOKA prosound 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0 MHz。嘱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抬,暴露乳房,以乳头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呈放射状扫查。发现肿块时候仔细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深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