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研究》方案.doc

《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研究》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研究》方案

《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研究》方案 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江俐 研究背景: 新世纪来,“语用”、“超越”、“写作”、“表现”、“言语”、“口语”、“积极语用”,成为最强音。在小学,贯穿“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教学”三大模块的一根红线就是强化和提升小学生的“言语表达力”。 语文教学只有重于言语的实践,才能回归语文的本色。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张世禄先生就提出:“如果我们把语言和言语看作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那么,就应该认定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是注重于言语活动的教育,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富有实践性的……。”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说:“语文能力这种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的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就是言语教学,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以言语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来说,言语能力和言语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习性”的产物,是“习得”的。“习得”主要是感性的认识过程,“习得”要求学生必须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必须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必须在言语的实践中生成和发展言语能力和言语素养,言语实践特别强调的是言语主体的亲历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理解、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淡化了语言的学习,背离了“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离开语言这个本体去架空感悟课文蕴含的人文信息。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凝固在语言之中、被语言所承载的种种信息。所以正确领会落实课标精神,就应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人文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所以,语文实践主要是语言实践(其实是言语实践)。而言语实践应成为新课程背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实践中体验,实践中感悟,实践中创造,实践中形成语文素养。言语实践对语文教学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学观念的问题,它为我们寻找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指明了方向。 理论思考: 概念界定: 阅读教学: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言语:“言语”是活的语言,指的是个人在特定的语境中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是出自内需的个性化表达,它包括书面语,更包括口头语。“言语”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是具有情感性、语境性、对话性、创新性的。而“语言”则更多体现在它的社会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上。 言语实践:所谓“言语实践”,就是在教学中通过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对话”活动,让学生在其中亲历、自得,从而提高语文能力。言语实践包括听说的专门训练,也包括对别人言语产品正确理解和吸收的训练。那些脱离课文进行的言语训练,或以课文为话题的“脱口秀”,都是不全面的理解。最佳的办法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言语实践教育,以期起到一举两得,相得益彰之效。 2.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西方发达国家语文走的基本都是表达能力路线。美国语文课程以“发展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目的。法国语文“文学评论”、“哲学评论”是能力考察的重头戏。德国明确将“大学学习能力”作为主攻方向,重视表达和写作,且讲究应用性和学术性。 中国语文课程教学在不断进步,然“接受范式”仍是主流。洪镇涛、王尚文、李维鼎和李海林的教育教学思想为同一个流派,即“言语实践”派,把“言语”这个概念引入语文教学,提出语文就是言语,语文课就是言语课,提高语文能力的最根本方法是言语实践。李海林率先发声,指出语文课“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紧接着,窦桂梅开启“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教改实践;最可喜的是,潘涌提出并探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活力汉语的打造”课题,“表达型”的“积极语用”是其理论核心成果。浙江大学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文实践要突出两个环节,一个是感受的实践,一个是将感受的语言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著名特级教师魏星主张:语文教学要坚持语文本位,从言语生成的规律出发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于永正老师特别强调语文要“重感悟、重积累”。 以生为本的言语实践更多的应关注“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应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体认言语表达形式的精妙,体悟言语表达意蕴的精深。各位名家大师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意思相近,都直指语文教学的言语实践。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习得语言,应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种必然,更应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或许,抓课堂阅读教学的言语教育有“走老路”之嫌,但按阅读理论学专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