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N”框架中“N”的语义研究
摘 要: 某些词语进入特定的组合结构时其语义会向积极或消极的方向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般称为组合结构的语义褒贬化。本文以组合结构语义褒贬化中的典型框架“有+N”为例,借鉴语义分类的成果,对其中的“N”进行了系统的语义分类,并考察“有”与“N”义类的选择情况,归纳了“有+N”框架的语义组合模式。
关键词: 语义褒贬化 有+N 语义分类 组合模式
引言
早在1983年吕叔湘就对组合结构引发的语义褒贬化进行了相关研究,他在《中性词与褒贬义》一文中指出,有些中性意义的词,连起“有”字来用就有褒义或贬义,首先对“有+N”框架进行了研究。此后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有+N”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当时学者并没有把这种现象归为系统的褒贬化研究,这从他们对其命名――语义偏移――可见一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邹韶华对名词语义偏移的研究(1986)。他的学生王碧辉从词典释义的角度对“有+N”框架中的“N”进行了分?(2009)。张家桦结合汉俄语言的不同分别探讨了两种语言中的语义偏移现象,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有+N”框架(2005)。张志毅把语义组合的褒贬化称为中性义位的倾向化,并且归纳出了褒化和贬化的几种框架,中间也涉及了“有+N”框架(2001)。孙道功从微观的义征层面分析了“有+N”框架(2011)。
一、“有+N”框架的褒贬化分析
“有+N”框架,最常见、最能产的一种语义褒贬化框架,很多名词进入该框架都会发生褒贬化。名词进入“有+N”框架一般会发生褒化即增加积极意义(有水平=有很高水平)或贬化即增加消极意义(有情绪=有不好的情绪)两种倾向,这种倾向比较固定单一,但也有一个框架既可以看作发生褒化也可以看作发生贬化(有味儿=有好闻的气味=有难闻的气味)。研究发现该框架发生褒贬化的情况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对称的,换言之发生褒化和贬化的情况并不均衡,其中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的分布大致为七比三,这是对常用5000词中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词汇使用频率比较的结论(邹韶华,2001)。“有+N”框架中“有”的意义为“《现代汉语词典》:【有】:动词;表示领有(跟“无、没”相对)”,其意义是已经固定不变的,但是其褒贬频率却不平衡,这也就说明影响“有+N”框架褒贬化的关键因素在“N”部分,因此对“N”进行详尽的语义分析才能更深入的解释“有+N”框架的褒贬化机制。
二、“有+N”框架中“N”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分类及语义组合
关于该框架的构成类型,邹韶华(1986)和王碧辉(2009)已经做过深入的研究,认为常见的能够进入此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名词有具体事物名词、抽象事物名词、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三类。具体言之:①具体事物名词主要是表人体部位的名词,如:脑子、腰身、身材等。②抽象事物名词主要是表示抽象内涵和概念的名词,如:文化、道理、价值等。③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这类名词又分为:感觉知觉类(感情、心情、心思);性格、特点类(风度、修养、气质);看法、主张类(意见、态度、看法);外表特征类(年头儿、年纪、身材);条件技能类(学问、技术、经验、条件、本事、能力);心理状态类(胸襟、追求、信念)。王碧辉虽然对进入“有+N”的名词类型进行了分类(2009),但是他的分类比较笼统,有些不合逻辑,还有一些明显重复,如抽象事物类名词在外在条件心理特征和属性类名词中又多次提及。因而我们在分析“有+N”框架中“N”的语义类型时,不得不选取更精细的语义分类方法。
赵春利在分析形名组合的语义模型时把名词分为五种(2012),他以哲学上的逻辑观点为依据把具有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的主体“人”与作为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的客观物体区别开来。他首先根据能动性智力特征把名词分为主体名词和物体名词两种;接着考虑主体和物体的发展、变化和消亡把名词分为事体名词;然后根据主体物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把名词分为时空名词;最后借助主体在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自身的理解和价值趋向把名词分为逻辑名词。赵春利(2012)的语义分类方法更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逻辑性更强,因此,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借鉴他的分析方法,并参考《语义词典》(2012年版)的语义分析方法。由此,我们对能够进入“有+N”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190个名词进行了分类研究,并考查了“有+N”框架中“有”与“N”的语义选择情况。为了语义形式化的需要,我们对其语义选择情况进行形式化描写,主要采用字母标记形式进行描写。具体的方法是取对应义类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如果首字母重合,依次采用第二个字母表示。经验证认为能够进入“有+N”框架并发生褒贬化的“N”可以分为4大类26小类,形成的语义模式具体如下:
一)Y+ZT:即“有”+主体名词
1.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