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2岁丛子文:在“精准扶贫”的路上.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2岁丛子文:在“精准扶贫”的路上   “多帮助一个人也是好的”   1985年6月离休以来,丛子文常年活跃在大连市北三市农村,关心孩子们健康成长、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今年,92?q高龄的他,依然奉献在乡村。前不久,泡崖乡桥子小学要开春季运动会,学校请他去,他带去两个足球送给孩子们。丛老说,他的“扶贫路”其实就是从桥子村开始的。   说起30多年前的扶贫往事,丛老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他说:“我离休后被聘做大连日报编外记者的第二天,就揣着采访笔记本饶有兴致地去乡村,以为可以采访到乡土新闻。第一个采访点,就选择泡崖乡桥子小学。”令丛老意想不到的是,贫困乡村里更多的是渴望扶助。“到了校长室,我屁股没有坐稳,校长就苦着脸说:‘丛老,你看我们学校,别说门窗桌椅穷凑合,全校几百名学生连个足球、篮球、排球都没有;想开个运动会,连100元都拿不出来;孩子们为了开学买书本,不得不捡破烂去卖……’”   丛子文的心情十分沉重。这一晚,他彻底失眠了,满脑子都是那千疮百孔的校舍、摇摇晃晃的桌椅,还有孩子们期盼的眼神。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急匆匆返回大连,直接去找好友孙军。   孙军马上发动员工解囊,凑了3000多元钱,捐出了850册图书,并购买了一些笔、本、足球、篮球、排球等文体用品。孙军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台风琴,替换下了学校那台唯一的跑调漏风的旧琴。丛老也把自己珍藏多年的365本图书全部捐出来,帮助学校建起了第一个图书室。   “桥子小学的老师和孩子都乐了,可是我乐不起来。我想,扶贫,是国家大计,也是我的义务。我要继续深入乡村,认真了解清楚:还有多少人需要帮助?我要尽我全部的力量,能够多帮助一个,也是好的。”   “精准扶贫,就得到现场去”   桥子小学的张张笑脸鼓舞着丛老,从那以后,他下乡村更勤了,带着采访记事本,行走在村村屯屯,甚至住在老乡家里,在炕头上与老农民聊天。他说:“精准扶贫就得到现场去。隔靴挠痒无关痛痒,只有看清了,才能帮到点子上。”   “在北关村走访时,我意外看见一位双腿截肢的女人到河边洗衣服。我从村民那里打听到她叫刘云香,52岁,双腿截肢,家庭特别困难,便在采访本上记下了‘刘云香’三个字。村里66岁的王立荣,生活更艰难。我让村民带我去看看,记事本上又多了一个名字――‘残疾人王立荣’。”   记下来两个残疾人的名字,等不及到有关部门报批,就找到大连体育用品商场总经理于云盛求助,乐善好施的于经理当时就答应了,两台轮椅解决了。   “轮椅送到村里当天,因为一场车祸而在地上爬行了整整10年的刘云香,双手抱着还未沾过泥土的车轮,感动得失声痛哭!第二天正逢光明山镇大集,王立荣第一次坐着轮椅走出家门,她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我在炕上待了整整45年,每天只能通过小窗户来看外面的世界,我以为这辈子只能这么过下去了,是您给我带来了希望……’”   “价值养老,更能体现老有所为”   风尘仆仆到乡村了解乡情,急急匆匆回城里四处化缘。30多年,丛老用这样的生活轨迹,在城市与乡村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他促成了数十个单位与乡村65名贫困学生结成手拉手帮扶对子,被7所农村小学聘为名誉校长、顾问……   不仅是化缘,丛老还把自己的智慧也贡献给了乡村。想方设法为果农淘弄优良果树种苗,请大连市著名果树专家王逢寿为果农上课。丛老心里时时惦记着有困难的村民。“在走访时,发现北三市鼠灾严重,我就想法弄到了9只小猫,送给村民;看到谁家没有糊墙纸,我一定从大连捎一捆报纸给他;谁家苹果卖不出去,我就帮着联系买家;谁家缺少被子,我一定送一床……这几年,由我募集的衣物等各种物资,光是送给北关村的就有3卡车之多。”说起来这些,丛老觉得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挺有意思。“我喜欢‘价值养老’,这样,会使自己漫长的晚年时光不白白度过,不仅用老年之爱温暖他人,用老年之光照亮社会,而且让自己也获得超越自我的意义存在和永恒价值。”丛子文说。   回城市的日子,丛老便去图书馆读一些老报纸、旧书刊,收集那些革命传统故事。“在乡村,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接触、了解红色歌曲和红色故事的机会少了,决定编本《红色革命歌曲的故事选编》给他们读读。”   “保持忙碌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   老伴、孩子们起初也劝丛老“别太忙碌”,可丛子文却说他相信“保持忙碌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老伴拗不过我,于是每次下乡,就夫唱妇随。我们一起下乡,一起策划活动,一起感受着奉献的快乐,一起承受着各种苦与累。常常,老伴帮助我把募集来的衣物装进编织袋,一起手提肩扛,陪我坐长途汽车带到农村去。陪伴我一起忙忙碌碌,一起吃了不少苦,她也觉得吃饭香、睡觉实了,于是她也笃信‘人生难得老来忙’”。老两口每次下乡仅往返路费就得六七十元。这些年,丛老扶贫已经“搭”进去四五万元之多。“可是,我老伴说‘值,开心就好!’”   丛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