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原罪意识认识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原罪意识认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原罪意识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西方悲剧意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追溯西方历史,找到西方人信奉上帝、不断忏悔、不断寻求救赎的原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原罪意识西方宗教精神以基督教精神为主,构成了西方文化传统的源泉,渗透到西方文明的每一个角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西方文学的发展来说,首先,基督教为西方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其次,基督教精神是西方文化精神中的核心精神,贯穿了整个西方文学创作。基督教精神承接了犹太教的原罪意识、忏悔精神、契约精神和救赎精神,还包括了自由、平等、博爱等精神。
基督教“原罪说”追溯其根源在于人们拥有的自由意志,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同时赋予他们自由意志,正是受这种自由意志的驱使,才导致他们自食恶果,被逐出伊甸园。哲学家奥古斯丁正是出于对“原罪说”的信仰和理解,才发掘出了人的另一维超验存在,即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可以说是人类对自我自由存在的觉醒,正是因为西方人拥有自由意志,才使得他们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并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些方面我国都是不及西方的。
其次,罪感意识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劝人向善”,最终建立一个充满“善”的社会。劝善的方式就是划出一个善恶界限,任何人倘若违背,就会感到心灵上的不安,产生罪恶感,但是这种罪恶是可以在承受惩罚的过程中被洗去的,人们可以通过忏悔、反思,不再犯错,从而达到行善的目的,进而得到上帝的宽恕和拯救,寻到永生,获得永恒的幸福。
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就阐释了原罪观念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悲剧。这是一部关于是非选择、善恶较量的戏剧,其中描写了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弑君篡位,从一个忠勇骁将变成残恶暴君,最终被复国之君打败,暴尸荒外,自食恶果的故事。起起伏伏的情节,变换频繁的场景,一次次激荡人心,令人又悲又痛。在这场悲剧中,基督教的原罪意识渗透始末,推动整个悲剧故事向前发展,影响人物命运发生转折。麦克白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坏人,在他身上良知与邪恶并存。剧本开端描写的麦克白是个正面人物,他赤忱忠心,是一个保卫国家的民族英雄,他看重荣誉地位,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不愿意干那些违背良知、有损自己荣誉的事。但人生来的原罪意识,使他内在的野心、欲望与他对荣誉、美德的追求相互抵触,使他的内心开始矛盾、分裂,他内心邪恶的蠢蠢欲动与他自身原有的美好品质相互冲突,使他内心备受煎熬,最终他强烈的内心谴责与极度的恐惧将自己推向了黑暗与地狱。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看到作者在麦克白身上渗透的人类原罪意识以及人性中恶的存在。
在遇到女巫之前,麦克白心中虽有邪念,但还不足以动摇他对美德与荣誉的追求,可是女巫一出现,立即唤醒了人类的原罪意识,诱发了麦克白心中潜藏的恶欲,再加之他的妻子这一外在推动力,便彻底为麦克白实施恶行扫除了心中的障碍,激发了麦克白一直踟蹰忧虑、隐而不发的原罪意识。原始罪恶主宰了他的心魂,没有抵制住权力与野心的诱惑,如同夏娃没有抵制住蛇的诱惑,最终难免自作自受,落个众叛亲离的悲惨下场。
然而学生读到这里,也许并未对麦克白产生憎恶感,反而是十分怜悯同情他,这就是悲剧所带来的崇高美感。可以说这一切不是麦克白愿意看到的,他是被人类的原罪意识推到了良知与邪恶的夹缝中。夹缝中求取生存,必然苦闷抑郁,必然会导致人格分裂,他没有办法摆脱这类似诅咒的原始罪恶。虽然他意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罪恶,深感懊悔,但另一面他又不去弥补,任凭罪恶继续下去,心中的恶或说原始的罪恶最终压制住心中的善,也就注定了他咎由自取的悲剧收场。
显然,原罪意识也是有自身的弊端的。西方人之所以认为人性恶,主要一点便是源于原罪意识,而我国儒家文化则强调人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首先,性善论肯定了人的价值,认为人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人生既然有价值,那么人的自然欲望与生理本能也是理所当然被接受的,然而基督教的性恶论从根本上对人性存在一种否定的态度,原罪意识否定了人的价值,将人的本能与欲望视为污物,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悲观主义思想,才造成了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压抑,从这点来看,我国儒家的乐观积极的性善论便优越于性恶论。其次,儒家性善论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认为道德是人的本质属性,凸显出了人的尊严与价值,然而性恶论认为人是具有兽性的,人和兽一样具有卑污的欲望,因而人们必须要向上帝忏悔,以求宽恕。通过比较,我认为我国性善论应该得以坚持,而性恶论应该摒弃,人是道德主体,优越于动物,它肯定了人生存在于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应坚持人性本善的原则,追求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性恶论消极否定,贬低了人的尊严价值,将人类比为动物禽兽,根本上消解了人的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否定了人类追求社会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