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爱伦·坡与他那只神秘乌鸦
爱伦·坡与他那只神秘乌鸦 摘 要:埃德加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风格。他在代表作《乌鸦》一诗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只令人印象深刻的乌鸦。本文从内容简介、爱伦
关键词:爱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204-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55
埃德加Edgar Allan Poe)(1809~1849),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其作品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语言和形式精致、优美,内容多样。《乌鸦》是美国诗歌中的名篇,同时也是爱伦1845年1月29日的《明镜日报》上,同年又被收入到坡的《乌鸦及其他诗》诗集中。
1 . 内容简介
《乌鸦》一诗讲述了一个青年学生,由于失去心爱的恋人,痛苦万分,无法摆脱深深的思念。冬日一个夜晚,一只乌鸦飞至其住处,他本想从乌鸦身上了解到他逝去的恋人的情况,乌鸦却告诉他“永不再会”,这使他更加悲痛,倍加忧伤。
《乌鸦》一诗共有十八节,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前六节构成,讲述了乌鸦出现前的情景,青年学生把夜深人静的叩门声当成是丽诺的回归,表现了他对失去的恋人丽诺的思念,反映出青年学生孤寂凄凉、企盼天亮的心理。第二部分由第七节至第十四节构成,讲述了乌鸦出现后的情景。青年与乌鸦的问答,进一步深化了青年对情人彻骨的思念。第三部分由最后四节构成,表现出青年学生对乌鸦回答的不满。他的哀思非但没有平复,反倒倍加沉重。
2 . 爱伦
爱伦“令人升华了的心灵震颤”。无论什么样的美,只要能打动人的心灵,能让人情动泪下就能使人的心灵净化。因此,爱伦实质。基于这一美学创作原则,他独辟蹊径,创作了许多这类题材的诗歌,而《乌鸦》正是这类题材诗歌的典范。全诗以“悲”为主线,全篇以“哀”为基调。
在《诗歌原理》中,爱伦“远方仍有(诗人)无法取得的东西。我们仍有一种无法满足的渴望,(诗人)尚未指给我们解渴的晶莹的溪水。这种渴望属于人的永恒性。它是他的永生的结果和表现。它是飞蛾欲奔星斗。它不仅是欣赏我们面前的美而已――它还是一种达到上苍美的境界的疯狂努力”(姜涛,2006: 84)。对死亡美的追求,正是人们对渴望不可及的美的追求,是对永恒美的渴望。这种追求是痛苦的、无止境的,但其过程却是美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境界的陶冶。
此外,爱伦
3 . 创作灵感的由来
1845年《乌鸦》一诗出版时,它同时引起了英美两国读者的广泛关注,曾一度给爱伦带来了他梦寐以求的声誉。爱伦1841年写的小说《巴纳比2007: 48)。爱伦“绝代的光彩”以外,我们对她一无所知。在他感到很孤独的时候,“一只庄严的乌鸦”突然来拜访他。这只乌鸦出现以后,诗人在诗中反复使用“Nevermore”(“永不再会”)。
4 . 特点分析
爱伦
第一,悲哀的基调。这首诗的主人公对失去自己深爱的女人而感到悲伤。尽管他口口声声要“节哀”,他仍然止不住地沉湎于悲哀。当那只乌鸦进入房间并且以“永不再会”来回答青年学生的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他认为“它所说的是它仅有的题材,学自某位悲伤的先生”(吴伟仁,1990: 136)。这时他的反应是理智的,然而随着事情的继续,他逐渐丧失了理性。他“编织奇思于奇思”,不断地向这只乌鸦提问,而乌鸦老是回答“永不再会”,则进一步加深了青年的痛苦和内心的失落。这种自我折磨不断累积,直到最后青年情感上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他命令那只乌鸦“缩回你的尖嘴,自我的心上,缩回你的形体,自我的门框!”(吴伟仁,2002: 150)然而,诗的最后一节表明青年仍然无法忘却那只乌鸦的出现以及它所代表的东西,即青年想要和他失去的爱人重聚的希望注定是徒劳的。
第二,哥特式恐怖气氛的营造。爱伦“子夜”令人联想到生命的尽头。他读着几卷“被人遗忘的学问”,主要是为了忘却。时间是在“萧瑟的十二月”,刚好是初冬,这个季节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屋里既暖和又明亮,“残烬将熄”时忽明忽暗像“鬼影子”一样,也让人联想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就是爱伦“恐惧”,这也反映了他对这种超自然的暗示的敏感。与此类似的是,他在诗中选择了一把有着“天鹅绒的淡紫色的坐垫”的椅子,也体现了与死亡和悲哀的关联。在诗的第四、第五节中,夜的漆黑也令青年学生感到心神不安,夜的静寂则更加深了这一点。
第三,乌鸦的多重象征意味。在这首诗中,乌鸦具有多重象征意味,它既令人联想到好运,又令人联想到厄运。除了让人联想到死亡和不祥的预感以外,乌鸦还象征着知识和天国,特别是当诗中把乌鸦当作是掌握真理的信使的时候。青年学生不断地向乌鸦提问,他显然认为乌鸦是无所不知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