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泳与翁方纲阮元交游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泳与翁方纲阮元交游考   钱泳(1759~1844年),初名鹤,字立群,号梅溪,吴越武肃王三十世孙,金匮(今无锡)泰伯乡人,中年迁居常熟。精于金石,工于汉隶,是活动于乾隆至道光间的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一生所刻碑帖数量之多、品种之盛、影响之大,在清代可谓无人能及,其缩摹汉碑及各种小唐碑石刻在当日有重大的影响。   钱泳自弱冠后便负米出门,历楚、豫、浙、闽、齐、鲁、燕、赵之间,或出或处,垂五十年①,但一辈子未尝出仕,仅有“国子监生”②和“候选布政司经历”③的头衔,但他却能经常出入高官达贵、文人骚客之门,其所刻各种碑帖藉此“流播艺林”,其背后体现的意义颇堪玩味。钱泳长年游幕,多从事碑帖摹刻,同时亦具有很高的诗词和碑帖鉴赏水平,隶书书法也名噪一时,因此在幕中他所交接的皆一时名流,翁方纲和阮元更是此一时期学界与书界的领军人物。   翁方纲(1733~1818年)是清代乾嘉年间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及金石学家④。他善鉴赏、精考据,所传碑帖题跋甚多,尝自谓“予箧中汉隶拓本,殆将百种,又手自钩摹汉隶人所不易多得者,又数十种”⑤。他毕生致力于金石搜访和研究,在清代金石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他也是当日重要的书家,行楷胎息欧、虞,谨守法度,并善隶书,与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并称“翁、刘、梁、王”,又与刘墉、成亲王永?w、铁保称“翁、刘、成、铁”。   随着金石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金石文字(主要是篆、隶、魏碑)越来越受到书法界的关注,到清代中叶,越来越多的书法家开始将出土的金石文字作为书学的新资源,并逐渐弥漫为一时之风气,形成“碑学”的大潮,向以“二王”一脉法帖为取法对象的传统帖学体系发起了挑战。碑学理论的提出和倡导者,便是阮元(1764~1849年)⑥。阮元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哲学、金石学、文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他对后世书法影响最大的是其《北碑南帖论》和《南北书派论》,开包世臣、康有为书论之先河,为清代中后期碑学理论的先声。   笔者在搜集钱泳碑帖刊刻活动资料时,发现钱泳自游幕以来,一直与翁方纲和阮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促使笔者想进一步弄清楚,钱泳何以能够获得乾嘉学术巨擘的赏识,他的碑帖刊刻技术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钱泳书学以汉、唐为重,与翁方纲、阮元的书学观念有无关联?本文试图通过题跋、诗文等文献资料,对钱泳与翁方纲、阮元的交游作一初步考察,并回答上述问题。      一、碑帖摹刻方面的交往   金石学在元明时期曾一度沉寂,至明末清初,在赵??、郭宗昌、顾炎武、朱彝尊等人的亲历访碑活动中再次崛起⑦。至乾嘉时期,金石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学者们除了关心金石遗文的文献价值之外,对于文字、书体、刻工、椎??、版本等问题都开始关注。当然因为研究的需要,在不能获得原拓本的情形下,钩本、摹本、翻刻本亦具有重要的价值。不仅如此,对于已佚碑刻的恢复也往往具有“顿还旧观”的作用。在这一形势下,钱泳以其精湛的钩摹技术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与当时的学界名流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翁方纲虽为帖学名家,但在学术上倾向朴学,偏重考据,尤嗜金石学,热心于金石碑板的搜讨与研究。钱泳曾经评价说:“先生之学,无所不通,而尤邃于金石文字,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考》诸书。所居京师前门外保安寺街,图书文籍,插架琳琅,登其堂者,如入万花谷中,令人心摇目眩,而无暇谈论者也。”⑧翁方纲在足迹所到之处,皆竭尽所能地搜访金石,再加上他一生广交金石学家、古物收藏家(如毕沅、阮元、黄易、桂馥、钱坫等),与他们互通有无,所以在金石拓片方面收获颇丰。当然,这其中也不乏钱泳的功劳。   据《履园丛话》记载:“钱泳廿余岁游京师,始见知于翁覃溪先生。”⑨这是目前所见关于钱泳与翁方纲交往的最早记录。三十年后的嘉庆十四年(1809年)四月,钱泳抵京,“寓斋适与翁覃溪家相近,朝夕往来,谈论金石图书之学,或不能时见,则以书札问答至数十函之多。”⑩可知钱泳此次京师之行,虽然短暂,但与翁方纲的交往却相当频繁。   因为经常参与摹刻活动,钱泳有很多机会接触古代碑刻的拓本。他对翁方纲的嗜好十分了解,曾将大量自己摹勒的碑帖寄给他,如《汉娄寿碑》、褚遂良《孟法师碑》、李邕《云麾将军李秀碑》等,其中《孟法师碑》拓本价值昂贵,翁氏相望而无力购藏,故请求钱泳代为寻觅。在钱泳的《兰林集》中,收录了翁方纲写给他的三封信,都谈到《孟法师碑》:   1.奉鉴《孟法师碑》摹本,务求觅妥。2.承惠寄《孟法师碑》,精妙不减原拓本,但未知是何地、何人所模?此模勒之石现在何处?务乞详示,以便附作小跋于帖后,记此一段翰墨缘也。3.前所惠寄《孟法师碑》模本,既出令徒手,兄必知其是否从缪氏藏本钩出者矣?   在第一封信中,翁氏托觅《孟法师碑》摹本。第二封信中,翁已收到钱泳嘉庆元年(1796年)冬寄来的摹本,但不知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