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视“野蛮生长”的中国网络文学
最近坊间流传这么个故事:2014年,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失恋了,心情苦闷,整日窝在家里用毒品自我麻醉。有天他进了一个漫画网站聊天室,发现漫友们正激动地谈论“CD”。“CD”是中国玄幻小说《盘龙》(Coiling Dragon)的英文缩写,2014年被美国网友自发翻译成英文在网上连载。怀着好奇心,卡扎德点开了小说链接,结果一下子陷进去了,读得废寝忘食。随后卡扎德很快又找到了三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中国网络小说。半年后,因沉迷中国网络小说,卡扎德彻底戒掉了可卡因。
中国网络小说战胜可卡因,这样的故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不过着迷于中国网络小说的国外读者越来越多也是不争的事实。除了火爆东南亚外,中国网络文学已登陆欧美二次元阵地。一直颇受争议的网络文学,在没有政府和资本护航的情况下,借着一股民间的翻译力量快速“出海”,融入一批“老外”粉丝们的日常生活。在文化输出这场真刀真枪的博弈中,一支“草根庶出”的队伍,居然来到了许多传统文艺都无法抵达的彼岸,这让众多人大感意外,也一下刷新了对网络文学的印象。
时光若回到二十年前,网络文学不过是一群网友自娱自乐的爱好,被传统作家、评论家视为“快餐”“泡沫”甚至“垃圾”。但如今网络文学已势不可挡地改变了中国文学格局,燎原到人们的脚边。有数据表明,截止2016年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数达到3.33亿,网络文学年产值达到90亿。2016年,4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驻站作者数超过1760万,作品总量达1454.8万,作品数达到175万种。与此同时,《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和《甄?执?》等诸多网络文学作品被资本青睐,成为超级IP,被改编为影视剧、网络游戏、动漫等衍生产品。
对于网络文学这种最具活力的大众文化形式,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对网络文艺和网络文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2015年,中国作协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2016年共有29位网络文学代表进入作协,随后各地网络作协纷纷建立……关于网络文学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日前,上海网络作协主???了“‘歪果仁’也爱中国网文”论坛,畅谈中国网络文学缘何受到外国人的追捧;《人民日报》专门刊文,讨论“网络文学出海,会成为中国的‘新文化现象’吗”;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南京举行,共商网络文学发展大计……如今中国网文已与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奇观”。中国网络文学是如何狂飙突进的?它又将往哪里去?上海是我国网络文学的发祥地,也被认为是全国网络文学创新和发展的高地。上海的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又如何呢?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网络文学作家、网络文学推动者、研究者等,一起探讨网络文学的新情况、新趋势。
网络文学二十年狂飙突进
“金庸的小说在华人圈子里很受欢迎,但是翻译成英文后却没什么外国读者关注,可能是金庸的小说太中国化了。所以我们过去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输出到海外可能是错的,应该先把中国通俗的东西输出到海外,让外国人慢慢对中国有兴趣了,再输出博大精深的文化,不能一上来就走精深路线,得一步一步来,先让外国人接受容易的东西。”英文网站“武侠世界”创办人赖静平指出。美国小伙凯文?卡扎德所痴迷的“CD”正是在“武侠世界”上看的。目前“武侠世界”是英文世界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内容以玄幻、武侠、仙侠为主,日均页面访问量达362万次。读者来自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美国的读者占了近1/3。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认为,恰恰是网络性让中国网文跨越了国界和文化的阻隔,在被网络重新“部落化”的“地球村”获得了广泛的亲缘性。“很多老外粉丝在谈到某个网文时,会自然谈及某个游戏的背景。对于他们来讲,中国网络文学首先不是中国的文学,而是网络的文学,是属于‘网络人’的文学。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虽然类型文学有着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却是纸质文学,与网络空间隔着一层‘次元之壁’。可以说,正是借助媒介革命的力量,中国类型文学获得了‘金手指’,率先进入了网络时代,从而具有了媒介文化的先进性。”
中国网文这两年的“出海潮”背后是网络文学在中国二十年的突飞猛进。对于中国网络文学的“弯道超车”,被称为网络文学“师爷”的作家陈村是见证者。1999年榕树下网站开张,陈村担任了艺术总监,成为网络文学发表出版的幕后推手,后来他又成为知名文学论坛“小众菜园”的“村长”,如今是上海?W络作家协会的会长。二十年前,网络兴起不久,一群人出于好玩、想表达自我,便开始在网上发帖写文章。原本只是“看热闹”的作家陈村发现了里面的新“门道”:在传统的出版里,一个作者很可能因为作品不符合编辑的审美而四处投稿无门,但是在网上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表,网络给予了作者更大的自由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