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中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8 年 第 38 卷 第 10 期 : 1186 ~ 1194
SCIENCE IN CHINA PRESS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①② ② ②* ③ ①②†
张勇 , 冯万鹏 , 许力生 , 周成虎 , 陈运泰
①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②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 联系人, E-mail: xuls@
† 责任作者, E-mail: chenyt@
收稿日期: 2008-07-25; 接受日期: 2008-08-13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4CB418404-4, 2001CB7110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资助
摘要 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记录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资料反演了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 关键词
川MS8.0 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动态破裂过程, 并在反演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
同震位移场的特征, 探讨了汶川大地震近断层地震灾害的致灾机理. 反演中采用了单一机制的 地震破裂过程
有限断层模型, 使用了从全球范围内挑选的、方位覆盖较均匀的 21 个长周期地震台垂直向记 同震位移
录的P 波波形资料. 通过反演得出: 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225° 、倾角为39°、滑动角
为120°, 是一次以逆冲为主、兼具小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 这次地震所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
9.4×1020 ~2.0×1021 Nm, 相当于矩震级MW7.9~8.1. 汶川大地震是在破裂长度超过300 km 的发
震断层上发生的、破裂持续时间长达90 s 的一次复杂的震源破裂过程. 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滑
动量约2.4 m, 但断层面上滑动量(位错) 的分布很不均匀. 有4 个滑动量集中且破裂贯穿到地表
的区域, 其中最大的两个, 一个在汶川-映秀一带下方, 最大滑动量(也是本次地震的最大滑动
量)所在处在震源(初始破裂点) 附近, 达 7.3 m; 另一个位于北川一带下方, 一直延伸到平武境
内下方, 其最大滑动量所在处在北川地面上, 达 5.6 m. 其余 2 个滑动量集中的区域规模较小,
一个在康定以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 1.8 m; 另一个位于青川东北下方, 最大滑动量达 0.7 m.
汶川地震整个断层面上的平均应力降约18 MPa, 最大应力降约53 MPa. 由反演得到的断层面
上滑动量分布计算得出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区地表同震位移场表明, 汶川大地震地表同震位移
场的分布特征与该地震烈度分布的特征非常一致, 表明了汶川大地震的大面积、大幅度、贯穿
到地表的、以逆冲为主的断层错动是致使近断层地带严重地震灾害在震源方面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 2008 年 5 月 12 日 使位于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上百座城镇遭受严重破
14 时 28 分 4 秒(北京时间), 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境 坏, 大量房屋损毁, 公路桥梁坍塌(卫星影像图 1(d)和
内的映秀镇附近(31.0°N, 103.4°E, 震源深度 15 km) (e)), 造成了近 9 万人死亡或失踪.
发生了面波震级 M S8.0 地震. 地震引发大规模的山体 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
滑坡和泥石流, 造成了多处河流淤塞, 形成了 3000 裂带上. 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长约 500 km 、宽约
个以上的堰塞湖(卫星影像图 1(b)和(c)); 汶川大地震 30~50 km 沿 NE-SW 方向展布的巨大断裂带, 其断
118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