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苗种培育-渔业科学数据分中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鳢苗种培育-渔业科学数据分中心

鱼苗培育 鱼苗培育就是将经驯养到能集群摄食的乌仔鱼或卵黄囊吸收后已开始摄食的仔鱼,移放到培苗池(水泥池、土泥塘或网箱等),培育成体长3一4厘米的鱼苗。 一、水泥池培育 (一)池的规格与消毒 长方形、方形或圆形的水泥池均可,一般以长方形为好、其大小主要视生产鱼苗规格而定,面积从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不等,一般以4一8平方米为宜。水深0.5一l米,一般为0.6米。池底向一端倾斜,浅的一端设进水管,深的一端设排水管和收苗阀。日本培育使用的室外饲育槽(水泥池或木槽)长2米,宽l米,深30厘米左右,底部放少许泥土。 放苗前先消毒,然后注入新水,培育水质。 (二)放养密度 在—般培育条件下,适宜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放仔鱼200一300尾。福建省培育斑鳢,采用4平方米的水泥池,每平方米放仔鱼400尾,有的甚至放600一800尾。以后根据其生长情况,逐渐稀疏。饲养14天后,当鱼苗全长达2.5厘米时,将密度减为每平方米250尾。全长3—4厘米时,因生长参差不齐。可开始按规格大小分苗分池培育,此时最佳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0尾。饲养45天后,最大个体已达13.2厘米,可按每平方米80尾放养。培育成大规格鱼种。 (三)饲料与投喂方法 刚下池的鱼苗,仍以浮游动物为食,此时须投喂轮虫与水蚤。可通过施肥方式,用专门的池塘培育出高密度繁殖的水蚤,用尼龙细纱布做的手抄网采集,筛绢过滤后投放入鱼苗池。实践表明,鱼苗养成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尽量给予丰富的天然饵料(浮游动物)使其饱食,这样不但成长迅速,且可提高成活率,当天然饵料不足时,应加投人工饲料(有用蛋白酵母人工配合调料研成粉末后投喂的)。做到少量多次,均匀撒布于水面。让鱼苗充分摄食,不然鱼苗数量会很快减少。 约经2周饲喂,苗稍长大,食量加倍,此时可投喂大型甲壳类和切碎的水蚯蚓。一般每天早、晚各喂1次。20天后,投喂水蚯蚓可不必切碎。如水蚯蚓供应允足,可继续投喂至1个月以上。否则需要用剁碎的低质杂鱼肉投喂、饲养500一600尾、体长3—1厘米的乌鳢苗,最初每天需要切碎的小鱼虾500克,以后每5天增加250克。 (四)饲养管理 1.调节水质在鱼苗培育过程中,除日常管理工作和投喂饵料外,主要是水质调节。因水泥培育池面积小,池水浅,放养密度大,鱼苗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物极易污染池水。据测定,育苗池的正常溶氧量为3.2毫克/升以上。当残饵未及时清除或超过3天,注加新水时,乌鳢苗易缺氧浮头。当池水溶氧低于2.4毫克/升时,乌鳢苗会出现死亡。为了及时清除残饵和粪便,每天应排污和换水1次,以改善水质,增加池水溶氧量。此外,管理人员还应经常巡池,观察鱼苗摄食和活动情况,并没意做好防暑、防病、防敌害和防逃上作。 2.及时分养鱼苗在水泥他喂饲养3周后,一般体长己达3一4厘米,此时应及时捕捞过筛,大小分养,把较大的鱼苗转入面积较大的土池或面积较大的鱼塘中进行鱼种培育。也有在水泥池中培育30一40天,当乌鳢全长达5—6厘米,能捕食小鱼虾,开始在水底各自营生时,转入池塘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有些地方甚至将5—6厘米的乌鳢种苗直接放入大家鱼成鱼池混养。 (五)成活率 鱼苗经饲育40天,全长达6厘米左右(成长特别快的达7厘米,慢的仅4厘米左右),如无意外死亡,此时养成的成活率为70%左右。日本用饲育糟养成5一7厘米的幼鱼,其成活率平均为44%,即每平方米平均生产量为334尾。 二、池塘培育 池塘培育乌鳢苗,其池塘条件和培育方法与家鱼苗的“发花”培育基本相同。故此,在生产上可参照和吸取我国“四大家鱼”传统的育苗经验来进行培育,即采取彻底清除池塘中的一切敌害,施肥培水,鱼苗适时下塘,合理放养,及时过筛分塘,早晚巡视鱼池等措施。鱼苗就能迅速成长。 (一)培育池消毒和施基肥 鱼苗池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鱼苗培育的成绩。培育池要求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池形整齐,以长方形为好。面积100一300平方米,一般以100平方米左右的小池为宜,便于及时过筛分养。水深0.5—1米。池堤要牢固,不漏水。池底要平坦,以较硬、无淤泥的底质为好。 放养鱼苗前,鱼塘应事先清整消毒。一般在放苗前20天左右、选晴天进行。将池水排干,拔除池底和池边的杂草,曝晒池底数日后,撤放生石灰等药物消毒。每平方米土池施放生石灰0.2-0.3千克,以达到杀灭池中病原、敌害和野杂鱼类,改善池塘水质,中和池底并加速有机物分解的目的。 鱼池在清塘药物的毒性消失后,预计在鱼市下塘前10天左右,灌入新水,使水深至50厘米左右,再向池中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池塘施发酵粪肥(牛粪、鸡粪等)300一500千克,或施堆沤的绿肥(一般为菊科和豆科植物)200一400干克,培养水质,繁殖浮游生物。为使小型的浮游动物(轮虫、水蚤等)适时出现,使早期的乌鳢苗下池后能吃到足够的适口的天然活饵料,施肥宜在鱼苗下搪前四五天进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