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农中医馆刘炳钧-中华文化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览要
中华文化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览要
神农中医馆刘炳钧老师讲座
中华文化医学(简称中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农耕文化实践中药食同源产生的中华国宝,西方现代医学(简称西医)为古希腊元素论、原子论、转化医学理论与现代科技发展近100年的创新奇葩。中西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二者在思维方法、宇宙观、生命观、疾病观的认识不同,但在人类医疗保健中以及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人类生存具有卓越贡献。由于人们对两种医学在认知和选择上各抒己见,为此,特编录中西医学概要,以飨读者。
中西定义:
中医:以综合科学理论方法,研究整体层上形(原形)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治病症的医学体系。
西医:以还原性科学理论方法,研究形下(原质)属性人的器官、组织、分子层次的结构与功能所形成的防治科学体系。
年代起源
中医:中古时代,成书于秦,约2500年。
西医:近300年历史,传入中国约100年。
创造根基
中医:从人类生活实践中产生,长期从实践----理论----实践总结集成,称之为实践医学,又名传统医学。
西医: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工业革命与理化试验研究,由理论----实验----理论形成,谓实验医学,亦称之为西洋医学。
四、理论基础
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为特点。
西医:现代科学与创新医学理论结合。
五、思维方法
中医:朴素唯物论,治病的人。
西医:机械教条理念,治人的病。
六、病因学法
中医:三因学说(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西医:病原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
七、生理研究
中医:人体整体机能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融为有机整体的宏观研究;
西医:人体系统,组织变化观察,细胞分子医学纵深研究发展。
八、发病机理
中医:邪正抗争、阴阳失衡。
西医:各系统组织局部生理,病理变化。
九、预防医学
中医:治未病、摄生、天人合一。
西医:控制病源,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十、诊查手段
中医:望、闻、问、切与环境气候结合。
西医:视、听、叩、触与理化实验结合。
十一、治疗特点
中医:治病求本,标本兼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无创伤。
西医:直达病灶,结合手术理化治疗,针对性强,短、频、快。
十二、药物选择
中医:植物制剂为主,毒副作用很小。
西医:化学药制剂为主,针对性很强。
十三、存在问题
中医:目前中医存在五大弱化趋势:
中医思维弱化;
中医评价西化;
中医学术异化;
中医技术退化;
中医特色优势淡化。
西医:
分科细化,生物分子医学研究纵深发展形成局限化;
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严重,2014年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统计:仅2013年131.7万件次,其中化学药占81.3%;
抗病毒研究治疗落后于病毒的发展;
滥用药品(三素一汤:抗生素、维生素、激素、液体)及过度医疗。
十四、废医之争
中医:请末朴学大学余樾发表“废医论”,跟随而来的有余云岫、鲁迅、胡适、梁启超、陈独秀等人。1950年卫生部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师封建医”,遭毛泽东批评并撤职。1998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提出“告别中医学”;同样,卫生部公开反对,并认为“取消中医是无知”。为此,全国人大起草“中医法”,并面向全国征求意见。
西医:美国知名大学医院院长、研究员、教授、伊利诺伊州医师执照局局长、美国医学首领曼戴尔松医学博士,发表“一个医叛逆者的自由”,副题为“如何捍卫自己的生命不受医生化学药物和医院的坑害”。其内容为:1、医院年度体验是陷阱;2、医院是患者险地和死所;3、大多数外科手术的伤害大于益处;4、理化错误百缶;5、化学药反而治病添病;6、X光杀伤后果严重。
十五、异中求同
世界卫生组织(WTO)积极倡导发挥中医学作用,全国人大富委员长陈竺指示:科学认识和发展中医学乃至生命科学有很多共同之处。如:中医“阴阳平衡”与现代生物学,“天人合一”与健康环境因素;“辩证施治”与“药物遗传学”;“治未病”与预防医学;“以毒攻毒”与恶性细胞分化,透导改邪归正等。
十六、国际获奖
中医: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青蒿素研究”荣获国际拉斯克大奖,针灸专家田山明获中国医学国际贡献奖。
西医:科技大学理学院邱鑫源等多名学生荣获国际遗传工程学奖;香港中文大学赵慧君“非入侵性产前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等获两项国际科研大奖。
十七、发展前景
中医:1、全国人大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法”,适时提交审议;2、WHO统计,168个地区、国家与中国建立了中医学信息交流,146个国家建立了传统医学法案、法规的合法地位;3、WHO已将中医药列入治疗非典方案;4、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效率80%以上,国际领先。
西医:1、医学科研以“干细胞与再生研究”等多项成果与应用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2、现代医学与国内创新医学结合、现代分子医学纵深发展显著;3、国内医院建设,医疗质量正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标准化医疗已成医院发张重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细说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场摘要: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没有电场.DOC
- 昆山联江发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引线键合模型 wire bond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pdf VIP
- 透过“人车家”战略,看小米加码大家电对白电行业影响几何.pdf VIP
-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4章化学模块练习(含答案).doc VIP
- 绘本《小鹿历险记》.ppt VIP
- 八年级地理中国海洋资源.ppt VIP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pptx VIP
- rca医疗案例分析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