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动力学基础-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讲稿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Arrhenius 根据实验从宏观的角度总结出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本规律。即
Arrhenius 公式,他认为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决定于活化能(Ea)和指前因
子A (pre-exponential factor,又称为概率因子,frequency factor)。Arrhenius
所提出的这些基本概念为后来建立反应速率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人们希望能从
理论上或从微观的角度对定律作出解释,并希望能从理论上预言反应在给定条件
下的速率常数。
在本章中将简要地介绍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单分子反应的 Lindemann (林德
曼)理论等。
基本要求
1.了解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单分子反应的Lindemann(林德曼)理论的基本
内容,会利用理论来计算一些简单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掌握活化能、阈能和活
化焓等能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快速反应所常用的测试方法。
3.掌握光化学反应的特点及量子产率的计算,会处理简单的光化学反应的动
力学问题。
4.掌握催化反应特点和常见催化反应的类型。
12-1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讲稿
12.1 碰撞理论
在反应速率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单分
子反应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动力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
碰撞理论是在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础上在20 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这里只介绍
简单碰撞理论(simple collision theory),它是以硬球碰撞为摸型,导出宏观反应速率
常数的计算公式,故又称为硬球碰撞理论(hard-sphere collision theory) 。
碰撞理论基本要点:
① 碰撞理论认为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接触;
② 并非每一次碰撞都能导致反应发生,只有那些超过某一临界值的碰撞,才
能导致反应发生,这种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effective collision)——碰撞理论认为互碰分子对的相对平动能在分
子连心线上的分量超过某一临界值的分子对的碰撞,才能把平动能转化为分子内
部的能量,使旧键破裂而发生原子间的重新组合。这种能导致旧键破裂的碰撞被
称为有效碰撞(effective collision) 。
碰撞理论认为只要知道分子的碰撞频率(Z),再求出可导致旧健分裂的有效碰
撞在总碰撞中的分数(q),则从(Z,q) 的乘积即可求得反应速率(r)和速率常数(k) 。
一、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两个分子的碰撞过程实质上是在分子的作用力下,两个分子先是互相接近,
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它们之间开始产生斥力,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很快增
大,之后分子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相互远离,于是就完成了一次碰撞过程。
两个分子的质心在碰撞时所能达到的最短距离称为有效直径(或称为碰撞直
径),其数值往往稍稍大于分子本身的直径。
例如: 气相双分子基元反应:
A B k 或 k
+ →产物 2A →产物
dcA 1 dcA 2
r kc c − r − kc
A B A
dt 2 dt
假定分子A 和B 都是硬球,所谓硬球碰撞是指想象中的两个硬球只作弹性碰
撞,且忽略了分子的内部结构。
12-2
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讲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