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
11月5日 从神秘的脉冲星谈起 何香涛
主讲人简介
何香涛,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北京天文协会理事长,中国天文协会副理事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何教授对各种天体现象有很深的造诣。
内容简介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天上的一种星叫做脉冲星,我们说脉冲星,最早预言是在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大
家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外边是电子围绕着旋转,那么大家知道,这个质子带的是正电,外边
这个电子带的是负电,怎么形成中子呢,只要电子和质子合并在一起,那就变成了中子,换句话说,如果有人
力气特别大,把这个原子的电子给它压回到原子核里边去,那就说,电子和质子合在一起,也变成了中子,那
我们这个原子就不再存在了,而变成了光有一个核的中子的核,那这样的话,岂不是电子和质子都变成中子了
吗,所以这个想法非常有意义。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英国的卡文迪史实验室,发现了中子以后,在哥本哈根
一些年轻的物理学家讨论,预言了中子星的存在,那么主要的预言者就是前苏联的著名物理学家叫做朗道。朗
道预言了中子星的存在,最终,在一次实验检查中发现了脉冲星的信号,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际观测中也
证实了脉冲星的存在。
我们这个宇宙上的所有的东西都在向老的方向发展,宇宙中的星球也都在向“死亡”的方向发展,我们的
太阳也在走向灭亡,也会爆发,但是我们人类是有智慧的生物,我相信等不到太阳爆发,我们地球上巨大的宇
宙飞船都把大家载到宇宙上去,我们找另外一个太阳,那个太阳既年轻,环境又好,所以我们搬到另外一个星
球上生活,那过的生活比在地球上可能更好,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科学家努力。
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天上的一种星叫做脉冲星,大家知道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那么多星星
,为什么挑出脉冲星来给大家介绍呢,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脉冲星非常重要,我们说在科学上,这件事情重
要不重要,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获得诺贝尔奖金,天文学自己没有独立的诺贝尔奖金,而是把天文学的
诺贝尔奖金,和物理学合在一起,那么物理学家把天文学合进来的时候,觉得天文学家也不一定能得到分到多
少诺贝尔奖金,但是从上一个世纪60年代开始,天文学连连续续有很多巨大的发明,其中之一就是脉冲星的发
现,我们会看到脉冲星发现不久,就给了诺贝尔奖金,不仅如此,这个脉冲星得了一个诺贝尔奖金还不够,很
快,到了上一个世纪的90年代,又获得一个诺贝尔奖金,所以这一种星就获得两个诺贝尔奖金,可见这个星特
别的重要,但是从另一方面,我想在座的,对于脉冲星都比较陌生,所以我加了一个标题,叫做神秘的脉冲星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一方面大家了解脉冲星怎么重要,另外呢,能够把脉冲星的神秘的面纱给它揭开。
我们说脉冲星,最早预言是在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大家知道,脉冲星的预言首先是由理论学家来预言的
,我们谈脉冲星,首先应该从物质的结构来谈起,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那个时候,大家对于物质的结构就有
了认识,什么认识呢,就说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再组成分子,最后组成各种物质,而对于原子有一个
基本的认识,就说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来组成的,我打一个比方,假如说我就是一个原子
核,站在北京,那么原子核的尺寸大约是1米,围绕原子核的电子在什么地方呢,要在140公里之外,也就是说
,如果我站在这个地方,在北京,那么围绕我这个原子核的电子就在天津,就这么远,这就是原子的结构,那
么到了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就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物理的基本粒子,叫做中子,这个中子是1932年由英国的
卡文迪史实验室发现的,我们说组成原子核,原来认为主要是由质子组成的,外边是由电子围绕的,卡文迪史
发现中子以后,就发现了原子核,实际上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一个是质子,一个是中子,也就是说,原子核是
由质子和中子加在一起组成的,外边围绕的是电子,这件事情本来很普通,但是当时,一些物理学家就在讨论
,中子发现以后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或者是深奥的物理意义,有没有应用前景。
我们知道,上一个世纪原子研究的中心之一,是在丹麦,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家知道原子核的模型,是由
上一个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首先提出来的,中间有个原子核,外边有个电子来旋转,所以在哥本哈根这个
小组里边,就在热烈地讨论,那么中子发现以后有没有深远的意义,当时有个年轻的留学生,是从前苏联到哥
本哈根来学习的,他叫朗道,朗道就想到。
如果我们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外边是电子围绕着旋转,那么大家知道,这个质子带的是正电
,外边这个电子带的是负电,怎么形成中子呢,只要电子和质子合并在一起,那就变成了中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