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综合题的解答
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综合题的解答
一、微课基本信息
(一)内容
作为高考重要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高中地理试卷中经常出现。而学生在答题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得分率不高。本节课通过对学生试卷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并引导学生总结正确的答题方法。再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答题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并尝试自己命制相关题目。
(二)时间:20分钟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学生答卷分析,找出错题原因,并引导学生分析答题思路,最后总结答题方法。使学生掌握有关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综合题的答题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生物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录课设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综合题的答题方法。
新课讲授:
展示例题: 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
地区 7月均温 土层冻结期 年降水量 A地区 -20℃ 21~22℃ 8个月 600毫米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A处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展示答卷:
小组探究活动:对照参考答案,说说这些答案存在哪些问题?结合自身答题情况想想产生问题的原因?
结论: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问题:要点不够全面、答案不够完整、找到解题关键点,但分析方向错误、所述内容与问题无因果关系、答题不规范。
原因:审题审图不清、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弱、地理概念不清、地理原理不明、分析推理能力薄弱
过渡:我们怎么能把这道题答对答好?
二、答题指导
(一)、审题干
问题:“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图中 A处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你认为题干中有哪些关键点?
学生:
教师:整体性原理——限制条件
分析——答题要求,写出理由
沼泽湿地——答题对象
问题:1、什么是整体性原理?
2、什么是沼泽湿地?
、调用相关地理知识
沼泽湿地地表为何长期或经常处于湿润状态 ?
1、回顾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2、结合水循环的环节,想想沼泽湿地的来水有几个途径?失水又有哪几个途径?
来水:降水、地表径流
失水:蒸发、下渗、地表径流
湿地形成的核心是水分收入大于支出
探究活动:结合材料,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组成的要素如何影响A处沼泽水分的收支的?
穷尽题中信息
展示例题:你能在题中所给的图文资料中找到哪些关键信息?
学生活动:位置:中国东北,黑龙江省。
地形:三江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维度高,气温低,年降水量较多。
河流:河流众多。
土壤:有冻土分布。
教师:进一步分析这些要素对三江平原水分收支有何影响?
学生:
(四)列模板
为保证地理要素引导学生全面列出模板:地形、气侯、水文、生物、土壤
(五)细筛选
引导学生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去掉生物要素
(六)整语言
气候: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夏秋多雨,且多暴雨
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水文:河网密集,河流易泛滥(春汛和夏汛)
土壤: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注意:条理清楚、前后逻辑、有因有果、地理术语
小结: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综合题答题方法总结
审题干(明确限定条件、答题要求)
调知识(调用相关地理知识)
穷信息(文字信息、图表信息、图例等)
列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
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
整语言(条理清楚、前后逻辑、有因有果、地理术语)
四、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黑土疏松多孔,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有“黑土地”之称.材料1: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
材料2:A地区气候资料
地区 7月均温 土层冻结期 年降水量 A地区 -20℃ 21~22℃ 8个月 600毫米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三江平原土壤肥沃的原因
展示学生答卷:
教师:你认为这道题答得怎么样?
学生评价:优点和不足
教师小结:优点:字迹工整、审题清、要素全、获取信息全
不足:找到解题关键点,但分析错误或不准确
不会有地理术语答题
原因: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薄弱,对各要素之间联系不清晰
教师引导学生解题思路:
1、土壤的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pptx VIP
-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考研日语真题2021年.docx VIP
- 质量安全红线管理专项督查工作手册(第13版)(2).pdf VIP
- Altium Designer 24电路设计基础与应用教程 课件 第二章 元器件库的创建.pptx
- 沪江法语A1学生讲义完整版141页.pdf
-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考研日语阅读理解分类模拟题10.docx VIP
- 毛石混凝土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1例基于5A护理模式下百日咳重症肺炎患儿肺康复个案护理.pptx VIP
- 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白学军-第6章 记忆.pptx VIP
- 路基防护矮墙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