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
电 路 分 析 * 6.2 功率因数及其提高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提高功率因数,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如:S=1000KVA的设备(发电机)。 设:负载的?=1时,P=1000KW,可带100台10KW电动机工作。 负载的?=0.8时,P=800KW,可带80台10KW电动机工作。 负载的?=0.5时,P=500KW,可带50台10KW电动机工作。 可见,功率因数越高,设备利用率越高。 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传输线的功率损耗。 线路损耗电阻 P为网络的 有功功率 *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并联电容器可提高功率因数 特点:总电流 I 减小,负载功率P不变(并联电容对负载无影响) 感 性 负 载 用相量图说明 并联电容前?1, 并联电容后? , 显然, ? ?1, 故: cos?cos?1 * 提高功率因数的物理解释 从无功功率来解释: 外电源提供 有功功率和 无功功率 无电容时,感性负载的 无功功率由电源提供, 故要与外电源交换能量。 感 性 负 载 吸收无功功率 贮能元件贮能时, 外电源向网络输送能量 贮能元件的贮能返 回给外电源 电容提供无功功率 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 部分由电容提供,即 部分能量交换与电容进行 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 部分由电源提供,即 部分能量交换与电源进行 功率因数越高,负载与 外电源交换能量就越少。?=1时, 无需与电源交换能量;即负载 的无功功率全部由电容提供。 * 电容值的计算 设:感性负载的有功功率为 P,功率因数为 cos?1 ; 接电容器后要使功率因数提高到 cos?。 根据功率三角形: 原感性负载的无功 功率:Q1 = P tan?1 并联电容后的无功 功率:Q = P tan? 应补偿的无功功率: QC = Q1 - Q = P(tan?1-tan?) 返回 * 应 用 场 合 电力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提高功率因数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cos?常为0.9左右。 电子系统: 在电子系统、通讯系统中,往往不考虑功率因数。而是考虑负载吸收的最大功率。因为通讯系统中的信号源都是弱信号。 * 无功功率补偿所用电力电容器 电力电容器 * 无功功率补偿所用电力电容器 (a)变电站无功功率补偿的电力电容器 (b)企业无功功率补偿的电力电容器 * 例 题 (自测题6-5) 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容C的作用是提高功率因数,若去掉C,则电流表的读数_______,电路的总有功功率 ______视在功率______。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C A C A * 例 题 (自测题6-6) 如图所示的一段正弦稳态电路, 已知 , ?=103rad/s, AB段电路消耗的平均 功率P=10W,电容C=1?F,则这段 电路的功率因数是________。 0.707 S Q P 功率三角形 由功率三角形可知:?=45° 故有:cos?=0.707 * 例 题 (自测题6-7) 电路如图所示,u=100cos100t V, 若负载(感性)的平均功率及无功功率分别 为6W和8 Var。如要求对电源呈现功率因数为1的总负载,应并联的电容C=______。 (A)6?F (B)8?F (C)12?F (D) 16?F D 负 载 + - u C 查公式 要使功率因数为1,电容的无功功率必须与负载的无功功率完全补偿。即 * 例 6-5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120 V, I=10A,负载功率因数 ?=0.6(感性), 若电源电压不变,而在负载两端并联一个电容C,使功率因数提高到0.8,则此时的视在功率S=_________。 900VA 负载的有功功率为 P=120?10?0.6=720W, 负 载 + - C S Q P 功率三角形 由功率三角形: * 6.3 最大功率传输 可得 设RL,XL均可独立变化。 为使功率 PL=I 2RL 最大, * 6.3 最大功率传输 即: 综合考虑两式,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 负载的最大功率为 称这种状态为共轭匹配或最佳匹配 解得: * 几种特殊情况 RL,XL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XL应尽可能接近 -XTh RL应尽可能接近 XL=0, 则ZL=RL时: 称为等模匹配 RL不变, XL可变: XL不变, RL可变: * 例 6-6 正弦电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