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一次西北气流型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PDF

川东北一次西北气流型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东北一次西北气流型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第 卷 第 期 暴雨灾害 27 3 Vol.27No.3 年 月 TORRENTIALRAINANDDISASTERS 2008 9 Sep.2008 文章编号:1004-9045(2008)03-0242-06 川东北一次西北气流型强冰雹天气的成因分析 竹 利,王厚伯 (四川省南充市气象局,南充 ) 637000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 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对 年 月 NCEP/NCAR1°×1°6h 2007 4 29 日发生在川东北地区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西北气流型冰雹天气是在低能量环境场 : 条件下发生的;冰雹天气发生前 12h内降雹区的对流有效位能激增、午后下垫面强烈加热对大气不稳定性增强的作用显 著;大气层结对流不稳定、湿对称不稳定、充足的水汽以及干线 露点锋 的存在为此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 ) 关键词:对流不稳定;对流有效位能;湿对称不稳定;干线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P458.121.2 A [5] 形成和发展机制。祁东平 在对 年 月 日发 2007 8 30 1引言 生在宜昌市北部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时指出, 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大尺度环境背景下产生的 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降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产物。这些中小尺度系统包括雷 水的重要中尺度系统。 暴群、飑线等,常引起灾害性大风和局地暴雨,有时还 然而,对川东北地区强对流天气形成和维持机制 伴有冰雹和龙卷风,是一种时间短、破坏力巨大的天 的研究还较少,尤其是对该地区低能量环境场条件下 气,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产生在北风气流里的强冰雹对流天气的研究更少。为 年 月 日 — 时,四川省东北部的营山、 2007 4 29 18 21 此,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NCAR1°×1°6h 蓬安、高坪、岳池、武胜等 个县 区共 个乡镇先后 5 () 98 再分析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等方面分析 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冰雹直径普遍在 讨论了 年 月 日发生在川东北地区的一次 2007 4 29 20mm左右,最大直径达30mm。这次强对流天气发 强冰雹过程的成因,试图得到一些对这类灾害性天气 生在由北向南近乎同一经度 的区域里,造成 (106.5°E)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