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盐渍土地基溶陷病害治理研究.docVIP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盐渍土地基溶陷病害治理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盐渍土地基溶陷病害治理研究   摘要: 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盐渍土路基浸水病害的实际,通过现场勘察揭示了盐渍土溶陷病害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堆载预压配合注浆处理的方法处理溶陷盐渍土地基,现场沉降观测数据表明,该方法对于加速溶陷变形沉降完成以及控制工后沉降效果良好,可以在类似工程中推广。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looding of the second bilateral saline soil subgrade in the Lanxin railway, the causes of the saline soil collapsible were revealed by on-site investigation. The method of preloading and grouting treatment was proposed to treat the collapsible saline soil subgra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be popularized in similar projects because the method can treat the collapsible deformation and control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well.   关键词: 高速铁路;盐渍土路基;溶陷变形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way;saline soil subgrade;collapsible de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1-0112-02   0 引言   高速铁路在西部地区的建设遇到了大量的盐渍土地基,盐渍土是含有一定量可溶盐的土,是西部地区尤其新疆、青海、甘?C、宁夏几个省市常见的路基土类型。由于盐渍土在工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溶陷性与盐涨特性,盐渍土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对于高速铁路工程沉降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原苏联,欧、美洲一些国家和中东地区的学者也较早地对盐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深刻认识,主要针对中东地区(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地区)的含盐砂土和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含盐土与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探究,如含盐量与土的最大干密度、液塑限、抗剪强度、渗透系数、变形模量等物理力学指标的关系;淋溶作用对盐渍土结构的影响等,并作了详细的结果分析。   我国对盐渍土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比上述国家稍晚,前期主要针对盐渍土地区的工程特性及施工所遇问题开展了调研工作。如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及铁道部各有关单位[1,2]前后对盐渍土铁路路基的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整体表现、铁路修建过程中的难题进行了可靠的调查。陈肖柏[3]对盐渍土中水盐迁移规律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和论述。尹睿捷[4]以察尔汗~格尔木高速公路沿线的强、过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现场浸水载荷试验,重点分析了溶陷变形量与溶陷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验证了砂砾改良盐渍土具有较高的路用性能,并确定了不同施工段盐渍土的最佳砂土配合比;宋通海[5]、王利莉[6]等人分别采用各自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地区氯盐渍土溶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溶陷变形的影响规律,但研究成果不尽相同;李永红、陈涛、张少宏[7]等人研究了影响无粘性盐渍土溶陷变形的因素,并提出消除影响的方法。   1 溶陷病害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中国西北地区建成通车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枢纽部分,沿线有大面积的盐渍土地区分布。线路建设期间,某工点发生严重溶陷沉降,工点位于天山山麓山前冲积平原中部,地形起伏不大,为典型沙砾戈壁景观,主要地层分述如下:细角砺土:层厚大于30m,浅黄色~红褐色,尖棱状。成分以砂岩,灰岩为主,颗粒不均,最大粒径40mm。工点范围内未见地表水,勘探深度45m内未见地下水。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土壤最大冻结深度83cm。上游位置有一个储水容量约为1200m3的水池,并在水池中引出了两根PVC排水管,其中一根外径为400mm的排水管垂直通过路基,因排水管埋在地下1.5m,勘测、施工期间均未发现此处排水管,由于此处排水管发生渗漏,长时间浸泡路基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道床板与支承层脱离而悬空等现象,延误通车且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掌握西北地区高速铁路盐渍土路基的变形发展规律,提前排除路基的潜在危机,避免相似病害的再次发生,保障高速铁路长期平顺性及安全服役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1.1 病害过程 图1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