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祁连山之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护祁连山之王   祁连山跨越青海和甘肃两省,地处青藏、蒙新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是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的源头,分布有丰富的冰川、雪山、森林、湿地和草地景观,是全球瞩目的雪豹重要栖息地。然而,雪豹在这一地区的生存依然面临许多威胁,这些威胁发生的区域、其产生的影响以及预防和保护措施目前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祁连山的雪豹   雪豹是高海拔山地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顶端捕食者,也是作为此类生态系统晴雨表的潜在标志。然而它们面临许多威胁,令人惊讶的是雪豹的生态习性和分布竟鲜为人知,在全球最大雪豹分布国中国也不例外。   为加强保护祁连山生态系统以及雪豹等重要物种,祁连山已建起了甘肃祁连山、盐池湾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4万平方公里,构成了祁连山脉的主体结构。   我所在的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的雪豹研究团队自2011年起,在甘肃省境内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开展雪豹研究和监测,通过红外相机调查、痕迹调查以及访问调查等方法,对过去数年野外调查数据的研究分析,已经初步掌握了雪豹在这一地区的分布情况:雪豹集中分布在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中部和西北部,甘肃盐池湾自然保护区东北部的大雪山和西南部的党河南山,以及青海祁连山保护区的南部。   同时,北林大的研究团队还采用贝叶斯空间标志重捕模型估算了该区域的雪豹种群密度。在调查区域的适宜生境中,雪豹的平均密度为3.31只/100平方公里。如果将该结果与仅有的几例应用标志重捕方法估算雪豹密度的研究相比较,它低于印度拉达克(4.45~8.49只/100平方公里),但高于中国新疆、天山和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的戈壁沙漠。   在祁连山狭长的山体中―― 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分布着海拔4000~5000米的山峰,就连山间谷地海拔也有3000~3500米。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温凉湿润,呈现出明显的山地垂直气候特征。自下而上为:浅山荒漠草原气候带、浅山干草原气候带、中山森林草原气候带、亚高山灌丛草甸气候带、高山冰雪植被气候带。这样连续大面积的高海拔地域、复杂的地形、丰富的冰雪资源以及低矮稀疏的植被等地形地貌,都与优质的雪豹自然栖息地的特征高度吻合。   从全球来看,祁连山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23处“安全雪豹景观”之一,我国目前指定的“安全雪豹景观”有3处,另外两处为: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景观”是指包括自然保护区及其相邻地域在内的雪豹栖息地,雪豹景观大于栖息地保护,它将人类活动一起囊括进来,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注重的是,鉴于保护地域以外的雪豹栖息地存在放牧和围栏等不同形式和不同强度的土地利用,情境复杂,需要尽快研究制定科学可行以及充分考虑雪豹保护和当地社区民生两方面需求的保护策略。   “安全雪豹景观”的定义则要求至少拥有100只育龄雪豹个体并确立了社区参与保护机制;拥有充足稳定的捕食动物种群;与其他雪豹景观地有功能性连接,鼓励跨国界雪豹景观。基于人类对雪豹栖息地的干扰难以避免的现实,“安全雪豹景观”或可带来缓解人与雪豹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机遇。   据悉,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将于2017年8月邀请雪豹分布国领导人在比什凯克召开全球雪豹峰会。这必将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对雪豹保护的关注度,大幅度推进全球雪豹保护事业。   和雪豹结缘   2006年,我刚从牛津大学读完博士后到北京林业大学上班半年后,接受学校派遣去新疆农业大学支教。在赴南疆考察途中,时任新疆林业厅保护处处长的朱富德先生跟我讲述了雪豹走进羊圈捕食羊结果被狗追得上树逃避的故事,让当时正为回国以后以什么动物为研究对象发愁的我有了心动的感觉。当时还碰巧牛津大学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所(WildCRU)刚刚与美国豹属基金联合启动猫科动物研究合作项目,我的老搭档Philip Riordan博士十分赞同做雪豹研究这个想法,WildCRU的负责人David Macdonald教授也非常支持,于是我们就开始了雪豹研究,算起来已经10年了。研究初期,记得是2009年的春天,我、Riordan博士,还有研究生王君一起到新疆塔什库尔干寻找雪豹,因为前辈乔治?夏勒博士(George B. Schaller)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那里发现过雪豹的痕迹。我们永远都记得那次调查的最后一天拍到第一张雪豹照片时的激动和喜悦。   2009年4月,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The Wildlife Institute)正式成立。在策划和申请这个校属研究平台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支持是这个研究机构诞生的前提和保障,这其中蕴涵着国家、学校以及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