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科基础课设之非接触供电系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通信XXXX班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 目:非接触供电系统
初始条件:
1、利用PROTEL等软件进行硬件设计;
2、利用EWB、MULTISIM、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设计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在不采用专用器件(芯片)的前提下,设计一个非接触供电系统的电路,使其实现对小型电器供电或充电等功能。
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验证,使其满足以下功能:
(1)供电部分输入36V以下的直流电压,有向多台电器设备非接触供电的功能。
(2)在输出功率≥1W的条件下,转换效率≥15%
(3)最大输出功率≥5W。
参考书
[1]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时间安排:
1、理论讲解,老师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选题开始查找资料;
2、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1)确定技术方案、电路,并进行分析计算, 时间2天;
(2)选择元器件、安装与调试,或仿真设计与分析,时间6天;
(3)总结结果,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时间2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1.3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
2 相关理论知识 3
2.1非接触供电系统设计背景 3
2.2 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应用 3
2.2.1 微波输电 3
2.2.2 无线电力传输 3
2.2.3 医疗诊治 4
2.3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原理说明 4
2.3.1能量传输系统的构成 4
2.3.2 能量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 4
2.3.3 能量传输过程及其遵循的准则与方程 4
3 非接触供电系统方案设计 6
3.1高频振荡电路方案 6
3.2功率放大器方案 7
3.3 AC/DC电路方案 7
3.4 耦合线圈 9
3.4.1线圈电感 9
3.4.2线圈互感 9
3.4.3传输系统的最佳频率范围 10
3.5 系统总设计 10
4 方案实现与测试 12
4.1高频晶振振荡电路 12
4.2高频功率放大器 12
4.3桥式整流电路 13
4.4总电路设计 13
4.5实验结果及说明 14
5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摘 要
非接触供电是一种能以电气非接触方式,将功率从功率输送机提供到功率接收机的供电系统,其中功率输送组件连接到功率输送机以及功率接收组件连接到功率接收机。功率输送组件具有用于输送功率的多个输送侧线圈以及用于接通/断开输送侧线圈的操作的多个输送侧开关。功率接收组件具有用于接收功率的多个接收侧线圈、用于接通/断开接收侧线圈的操作的多个接收侧开关,另外,具有用于执行控制以便操作在实现最高功率输送效率的组合中的输送侧线圈的任何一个和接收侧线圈的任何一个的判定电路。
非接触供电系统是一种通过非机械接触的方式进行电力和信号输送的技术,主要应用于agv、起重机和ems单轨输送系统中。非接触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变压器的初级/次级线圈的变压原理。在变压器中,初级和次级线圈缠绕在一个封闭的磁铁上,cps系统将初级线圈“延伸”为一个很长的回路,而次级线圈则缠绕在一个开放的磁铁上并且围绕着初级线圈,因此可以允许两个线圈互相之间进行移动,并且通过20khz的高频传输频率,使传输性能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非接触供电 功率放大器 频率振荡器 Abstract
Non-contact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is a non-contact method can, will provide power from the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to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receiver,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p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习情境六 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工作.ppt
- 学习情境六 低浓度乙醇精馏操作.pptx
- 学习教育法.doc
- 学习教育法计划 总结.doc
- 学习情境三_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检修.ppt
- 始发情况汇报材料.ppt
- 学习电气二次图.ppt
- 学习雷锋精神讨论会.ppt
-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之抽样.ppt
- 女装结构设计最全.ppt
- 初中化学实验跨学科整合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卫星导航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分析报告.docx
- 智能停车场系统在智慧物流2025年应用效果评估报告.docx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电影院电影上映档期营销策略对观众观影频率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毕业生自荐信行政管理专业5篇范文.docx
- 高中特殊教育中社会融入教育方法与实践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国际文化交流参与意愿与学校教育环境关系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课堂中的优质课程资源应用与生态意识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历史学科素养导向的初中作业设计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