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及其在中国和东南亚民族史上的地位
今天东南亚的绝大多数居民属于蒙古人种,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人属于另外一个种族,那就是黑色人种。今天这个种族的人数虽然不多,而且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但是大量的资料表明,他们很可能曾经是中南半岛的主人,甚至很可能还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南方地区。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并不是一个民族,但是这个种族在中南半岛许多民族乃至中国南方的许多民族形成的历史上,很可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若要谈论中南半岛民族的渊源以及中南半岛民族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民族同中国西南民族乃至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首先就要涉及到东南亚黑色人种的历史。
一、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及其起源
当今东南亚地区的黑色人种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吠陀群(Veddoid),一为尼格利陀群(Negridoid)??吠陀群皮肤黑色,波形头发,高眉脊,身材较矮。今天纯血吠陀人主要居于斯里兰卡岛上,已经混血的吠陀人居于印度中部和马来半岛。此外,以吠陀群为主要成分的混血部族,则散布于东南亚各地,如苏门答腊的婆克罗-卢布人(Poklo Lubu)、苏门答腊和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均有分布的乌卢人(Ulu)、西里伯斯岛(苏拉威西岛的旧称)上的陀阿拉人(Tuala)和通那人(Tomna)以及马来半岛上的塞诺伊人(Senoi)和萨盖人(Sagai)等。尼格利陀人又叫小黑人,顾名思义,尼格利陀人的身材特别矮,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只有145―155厘米,皮肤黝黑,头发卷曲,鼻子短宽。东南亚的尼格利陀人分布颇为分散,现存的有马来半岛上的塞芒人(Semang)、安达曼岛上的米恩-科皮人(Min-Kopi)和菲律宾群岛上的阿埃塔人(Aeta)等。此外,还有不少以尼格利陀人为主要成分的混血部族,其分布在东南亚地区西南部的主要与吠陀人混血,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东南部的则与巴布亚人(Papuan)混血。分布在马来半岛的塞芒人自称为梅尼克人(Menik),或梅尼人(Meni),或门迪人(Mendi)。泰国南部也有一些混血种的尼格利陀人,泰国人称其为额人(Ngok或Ngo,意思是“卷发”),或叫额巴人(Ngok Pa,意思是“卷发人”)。(注:参见Frank M.Lebar et al, ??Ethnic Groups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 Conn.: 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 1964, pp.176-182。)
有的学者又把东南亚的黑色人种统称为澳大利亚人种。(注:参见Petter S.Bellwood, ??Man’s Conquest of the Pacific: The Prehistory Southest Asia and Oceania??, Williams Collins Publishers ??LTD.,?? Auckland, 1978, p.25。)
除了东南亚以外,与东南亚比邻的大洋洲也分布有黑色人种。大洋洲的黑色人种主要有4种类型,即: 美拉尼西亚型、 巴布亚型、 新喀里多尼亚型和尼格利陀型。根据考古发掘,大洋洲不是人类的发祥地,没有任何遗迹可以证明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前曾踏上这块土地。在大洋洲,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开始有人类居住的时间早一些,但也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距今只有4万多年。至于分布在太平洋中的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美拉尼西亚群岛,开始有人类居住的时间则要晚得多。因此,大洋洲的所谓的土著人即黑种人也是外来的。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其他地方的黑种人均是从东南亚迁去的。(注:参见李毅夫等编著:《世界各国民族概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593页。)
那么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1891年,荷兰人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特里尼尔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头盖骨以及与现代人没有根本差异的一根左肱骨。此后,仅在爪哇的中部和东部不大的区域内就发现了许多人类遗骨。考古学界根据在爪哇发现的这些人类化石所处地层的地质年代,将其中主要的人类化石区分为更新世早期、中期和晚期,大致排序如下: 更新世早期,古爪哇魁人和惹班猿人,估计生存在35万―45万年前; 更新世中期,爪哇直立猿人,估计生存在??3.5??万―8万年以前; 更新世晚期,梭罗人、瓦查克人,估计生存在??1.5万―3.5万年前。(注:参见王任叔:《印度尼西亚古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6页。)
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印度尼西亚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一些学者还认为,东南亚的黑色人种是在当地独立发展起来的。例如,卡尔顿?科恩就认为,澳大利亚人种是东南亚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