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学视域下关于悲剧《安提戈涅》的研究
摘 要: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是西方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文本之一。自其诞生以来,引起无数研究者的一再阐释和解读。本文将从黑格尔开始,一一梳理从18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界中对该文本展开的重要的哲学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哲学 索福克勒斯 悲剧 《安提戈涅》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Antigone)是西方文明中最重要的文化文本之一。它是“忒拜三部曲”(其他两部为《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中之一,讲述了忒拜城国王俄狄浦斯为拯救城邦自我放逐,并死于科罗诺斯之后,他的女儿安提戈涅因执意为哥哥波吕涅克斯收尸下葬而受到惩罚,自缢而死的故事。从情节发展的顺序上来说,应为《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和《安提戈涅》,而实际的写作顺序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并且在最开始创作时,这三部剧并没有归入同一系列中,而是后来研究者发现它们的情节共通处后,把它们从不同系列的剧作中抽取出来,相提并论。这也就造成了这三部作品中作者未加以说明的某些不连贯之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悲剧到达了西方戏剧的第一个巅峰,索福克勒斯可以视为三大悲剧作家中的成就最高者。他出生于公元前496年于雅典附近阿提卡的科罗诺斯,正值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几乎在索福克勒斯去世后的不久,生于公元前384年的亚里士多德便在西方的第一本文学批评著作《诗学》中将他的剧本《俄狄浦斯王》作为分析的典范。18世纪后,它被翻译到各种语言中去,研究者也越来越关注这一文本。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多次涉及剧本《俄狄浦斯王》和《菲罗克忒忒斯》,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影响了一大批的文学研究和创作实践。相较于《俄狄浦斯王》这一文本对西方文化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安提戈涅》似乎没有如此有名。但事实上,细细追究起来,西方对这一文本的研究也丝毫不为逊色。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女性主义思潮的涌起,该文本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安提戈涅》不仅被古典主义者一再重新阐释,也被诗人荷尔德林、西默斯?希尼,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格雷特?维尔,哲学家黑格尔、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心理分析学家雅各布?拉康和斯拉沃热?齐泽克,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者伊利格瑞和巴特勒所涉及。像《俄狄浦斯王》一样,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者和理论家们都从这一部悲剧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养分。
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哲学领域中,西方自18世纪以来至20世纪,几位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是如何看待《安提戈涅》这一文本的。
一、黑格尔论“神律”与“人律”的冲突
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精神?F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对《安提戈涅》的分析引起了之后在哲学领域的诸多讨论和研究。他认为,《安提戈涅》的悲剧源于“神律”(divine law)与“人律”(human law)的冲突,即安提戈涅在剧中一直强调的自己的行为动机――遵从神的指示和律法与克瑞昂凭借君主权力、按照个人意志行使的城邦律法之间的冲突,黑格尔进一步解释道:
因此,这是一本非常推崇家礼的著作,即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说明家礼主要是妇女的法律;它是感觉的主观的实体性的法律,即尚未完全达到现实的内部生活的法律;它是古代的神即冥国鬼神的法律,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出现的”;这种法律是同公共的国家的法律相对立的。这种对立是最高的伦理性的对立,从而也是最高的、悲剧性的对立;该剧本是用女性和男性把这种对立予以个别化。①
在这里,“两种最高的伦理性的对立”,意味着“神律”作为观念世界的行为准则和“人律”作为现实世界的行为准则产生对立,这两种行为准则是两个崇高的平行世界里的神圣法则,它们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但本应保持互相敬畏的两个世界,因国王克瑞昂的一道命令而导致以“人律”来粗暴地压制“神律”,作为对波吕涅克斯的惩罚,他的尸体不能被掩埋,灵魂便不能安息。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触犯了“神律”,因此上天降下更重的惩罚在克瑞翁身上,使之年老时丧子丧偶,最终孤独终老,正如“合唱队”中所唱:
智慧是幸福的最主要的部分,
对神的虔敬一定不能违背,
傲慢者的出言狂妄,
必遭神的有力打击。
这种教训使人老来变得智慧。②
这种悲剧性冲突最后和解的方式:分别以安提戈涅的自缢而死和克瑞翁的家庭破裂为代价,这也暗合了黑格尔所认为的历史前进说中的“正―反―合”的发展规律。即先有一种绝对不可被推翻的观念,再有一种与之绝对对立的观念,最后两种观念因某种原因被互相抵消瓦解,历史进入下一个阶段,并循环往复。在黑格尔看来,存在着一种“永恒正义”,它并非一种外在的评判力量,而是直接存在于冲突之否定中,它通过否定双方的片面性而揭示自身:“只在双方都同样地屈服了以后,绝对正义才获得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