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走转改”,方能永不“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有“走转改”,方能永不“败”   【摘 要】当今,大众传播方式、媒介环境和新闻队伍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初心不该变。新闻工作者只有不忘初心,把“走转改”精神物化成行动,固化成常态,才能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力度、有灵气、接地气的新闻作品,新闻媒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群众路线 初心 新闻原点 基层 常态 阵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它是党的新闻事业与时俱进的灵魂所在。新闻工作者只有牢记职责使命,“深”下基层,“真”下基层,“心”在基层,让“走转改”精神和新闻实践相伴相随,才能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力度、接地气的新闻稿件。   不忘初心   现实中,由于理解、认识上的片面性,漠视新闻舆论宣传的规律与方法,“市场”与“阵地”的内在联系时常遭到人为割裂。有些记者似乎更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通过“贴近网络、贴近电话、贴近材料”来采写稿件,或者把采访视野局限于各种会议,模式化、套路化的刻板语言大量充斥。远离了初心、远离了群众、远离了基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新闻宣传上的形式主义,这本身也背离了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宗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真实性的第一属性,决定了记者必须迈动双脚,只有真正把身子“沉”下去,把心思“扎”进去,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部队、进田间,才能抓到有价值、有人情味的“活鱼”。当你冒着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走进早市,对早点老夫妻进行贴身采访,你才会懂得“生活总是有希望的”的含义;当你远离城市来到偏僻的贫困乡村,和患有脆骨症的“玻璃女孩”面对面交流,你才会读懂她内心的独白;当你置身地下管道市政清淘工人的工作现场,看到各种脏物溅了他一脸一身时,你才会感同身受职业坚守背后的“不容易”……如今,传播方式、媒介环境和新闻队伍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初心不该变。记得20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一位老记者跟笔者讲,坐着驴车进村采访,当地的农民都用近乎崇拜的目光看着他们。这位老记者说,农民兄弟崇拜的不只是记者光鲜职业的“光环”,更多的是对这份职业的尊敬。??践证明:媒体和群众联系得越紧密,就越受欢迎;越是脱离群众,就越会失去根本,削弱其存在的价值。   凸显灵气   如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不难看出,有的新闻选题社会关注度不高,是媒体、是记者在自说自唱,有的报道由于深度不够,没有“拔出萝卜带出泥”,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还有的报道文风不活,“公文体”时有出现。基于上述现象,“走转改”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让报道更富于时代灵气的基本方法。新闻工作者要写出鲜活的作品,待在办公室“闭门造车”不行,泡在会议上“同声翻译”不行,只听汇报“断章取义”不行,靠上网“复制粘贴”更不行。出路在于打起背包、迈开双腿、眼睛向下、弯下身腰,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中去,到生活中去,不断倾听群众声音、理解群众声音,熟悉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新闻战线集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入祖国大江南北、沿海边疆,推出了一大批来自新闻第一现场感人至深的报道。这是民生题材密集、基层内容丰富、故事化表达具有感染力、百姓视角具有亲和力、传播效果生动的一次新闻实践。新闻工作者的态度变了,作风转了,文风改了,一步一个脚印深入新闻发声的“原点”,用实地所见、所闻、所感充实素材,何愁新闻不抓人?!通过“走基层”,记者们也一举多“赚”:赚得了对当代基层生活的真实体验;赚得了和父老乡亲真情实感的水乳交融;赚得了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更真、更深的理解把握;赚得了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光大;赚得了更加开阔的媒体视角和职业心胸。   重在常态   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转改”不是一时的口号,更不应成为“三分钟”的热情,它应当成为新闻工作者高举旗帜自发的职业常态。无论是主题宣传、典型报道,还是热点引导、舆论监督,无论是动态新闻还是深度报道,都应体现“走转改”,长流水、不断线。   “走转改”活动开展之初,有些新闻工作者片面认为地市级媒体本来就在基层,每天都在和基层的人和事打交道,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如今,“记者走基层”已成为锦州电台常年开设的新闻栏目之一,社区居民、田间地头的农民和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各行各业普通的劳动者都成为记者争相采访的对象。“张家长、李家短也是能出大新闻的”“脚上沾着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激情”,这是新闻采访部每名记者最大最多的感受。锦州交通广播连续几年开展“走基层”活动,20多名主持人深入各行各业,用双脚丈量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