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晋代舞蹈简介.ppt
翾风原是西域美女,十五岁入石崇家,擅长胡舞,是歌舞队中的领舞兼教练,受石崇宠爱,曾表示死后与翾风合葬。(P295) 绿珠则是石崇的另一名宠妾,是晋代乐妓中的佼佼者。石崇专门建立一座豪华别致的「金谷园」,每日和绿珠一起,歌舞娱乐。(P295~296) 石崇宠爱的歌舞艺人 《明君舞》始于汉代,表现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描述王昭君告别中 原、远离故乡、抵达番邦的情景,一路上肝肠欲断,泪水湿透了珠缨,表达出无限的悲伤和哀怨。 由绿珠主演的《明君舞》,除用于自娱,又常在招待贵宾的宴席上演出,有时也入宫表演,均受到热烈的欢迎。 盛唐之时,《明君舞》仍流传并归入清商乐部。(P296) 明君舞 晋代中书令王珉的兄长家中,也蓄养许多乐伎,其中以谢芳姿的歌舞尤为出色。 谢芳姿手持团扇应声起舞而歌,表现了作为侍伎的一种羞愧复杂的感情。(P297) 王献之的爱妾桃叶,擅长《团扇歌》,他表演的《团扇郎》,表现情人间真挚的爱情及以扇寄情,见扇如面。(P298) 团扇舞 古之团扇,圆形,玉、骨为柄,丝绢为面,上绘彩图,轻而雅致,初为宫中女子之物,故称「宫扇」。(P298 团扇舞多借用团扇抒发感情,动作自由,以轻盈柔美,载歌载舞为特色,属清商乐舞之一。 影片-团扇舞《芳春行》女子独舞 影片-团扇舞《茉莉花》女子群舞 中国晋代舞蹈简介 公元265年司马炎(晋武帝)平吴,统一全国,史称西晋,出现太康年间短暂的繁荣,随后发生「八王之乱」,匈奴、鲜卑、羯、氐、羌乘机乱华,社会又陷入纷飞战火中。 公元317年,司马睿于建业(南京),重振王朝,建立东晋。 两晋共传15世历经150余年。 同时,在北方和巴蜀等地,先后建起十六个封建割据的政权,史称「十六国」。 晋代版图 晋 朝代 西晋 东晋 首都 洛阳 建康 君主 -开国君主 ?-灭亡君主 共4位司马炎司马邺 共11位司马睿司马德文 成立 266年 司马炎篡魏 317年 于建康立国 灭亡 316年 刘矅陷长安 420年 刘裕篡晋 P273-274 晋代的舞蹈,从汉百戏的俗文化,开始向纯舞方向迈进,风格重技巧,转向高雅抒情,实为艺术的自觉,进入舞蹈玩弄的时代。 两晋处于历史上混乱的时期,永嘉之乱后,宫中乐人散亡殆尽,北方舞蹈衰弱,传统文化随着东晋南迁而流入南方,与江南丰富的民俗歌舞结合。 由于文化艺术方面较少约束,新伪舞蹈涌现,舞蹈活动活跃。王室朝廷荒淫娱乐,而大多数人在乱世中惶恐苦闷,玄学之风大兴,对舞蹈有深刻影响。 第一节 改编前代正声 司马炎篡魏,保留清商乐机构,加强乐舞的整理和改编,使当时宫中乐舞的编导能力甚为雄厚。 晋初重视传统之乐,将<昭武舞>改名<宣武舞>,<羽钥舞>改名<宣文舞>,并仿古乐,编制一批雅乐,用于各种礼仪。(雅乐巴渝舞蜕变:战国→秦代-巴人舞→汉-巴渝舞→曹魏-昭武舞→晋代-宣武舞→南朝-宣烈舞(巴渝舞)→唐代-巴渝舞) 宣武舞歌四篇(p275) 《圣皇篇》、《短兵篇》、《军镇篇》、《穷武篇》,结尾有「乱」,作为宫廷武舞,举戈动矛,舞剑张弩,可谓声势激昂,场面壮观。 <宣文舞>歌二篇,一曰<羽钥歌舞>,一曰<羽铎歌舞>,前者执羽钥而舞,后者持羽铎而舞,内容庞杂,从开天辟地说起,至大晋继天,天下咸宁。(p274) 汉代有著名的《七盘舞》,晋代则盛行《杯盘舞》。二者虽然均用盘作舞具,并重视舞蹈技巧,但舞容完全不同。(p275) 七盘舞~将盘置于地上,舞者踩盘而舞,偏重 于腾跃和脚下的技巧。 杯盘舞~将杯、盘执于手中,抛接或敲击,讲 究手上功夫。 杯盘是宴席之物,象征太平盛世,故又称《晋世宁舞》。 鞞舞、铎舞、巾舞、拂舞,并列为四大舞,史书中称为「古之遗风」,到晋代皆已完备。(p277) 巾舞即<公莫>,表现鸿门宴的故事,项伯以巾代袖,掩护刘邦。 第二节 崇尚超凡脱俗的舞风 (p278) (拓荒者影片-魏晋风度?’?”) 西晋盛世仅持续十多年,因王族内部争权,人民对现实不满,又无回天之数。为获得尊重和精神的解脱,追求脱离现实的梦幻世界。庄子所谓「天人合一」、「无为」之道大兴。舞蹈的形式与蕴意,皆深受玄学之影响。 追求本体和理想人格,名士们皆争相崇尚静雅,豁达超俗,举止风度潇洒,不拘小节,喜欢手持尘尾(拂尘),清谈辩论。舞蹈适合发泄郁闷的感情,和自身表现的素质,故受到世人重视。 谢尚即兴跳<鸜鹆舞>,即体现超凡脱俗的风貌。谢尚是晋朝的高官,于大庭广众中,说跳就跳,如入无人之境,此即表明谢尚有着较高的舞艺,又反映当时社会崇尚与凡夫俗子回异的风气。(P278) <鸜鹆舞>是模拟鸜鹆鸟形态的舞蹈,与上古朴实的模拟鸟兽舞不同,不仅表现一些有特色的鸟的外型动作,最重要的是传达舞蹈者的内在情感,显示超脱傲然,自若放任的神采。(P279) 晋代大臣谢安,在举办丧事之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