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教案02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什么呢?作者又是谁呢?你能讲讲关于他的故事么?
学生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展示司马光的简介: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年,主编《资治通鉴》。
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讲述故事,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回忆与之有关的信息,感受情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讲授新课】
第一目——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 阅读课本第一目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 《资治通鉴》的体例
2. 《资治通鉴》的内容
3. 《资治通鉴》的特点
4. 《资治通鉴》的史学意义
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资治通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来源:学科网](1)(2)(3)(),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2.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异同?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资治通鉴》的意义,通过列表比较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提高学生比较、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这两部史学领域最杰出的著作的特点、地位和区别。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能从书中找到吸取历史教训的答案,但不能逐字解义。教师引导补充:资治:帮助统治。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
通过讨论填写表格,展示如下:
《史记》 《资治通鉴》 作者 司马迁 司马光 时间[来源:Zxxk.Com][讲练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通过讲练结合的时间段示意图,让学生更明确《史记》和《资治通鉴》记叙的时间段。明确这些时间段的重要历史大事件。
展示材料: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态度非常严谨,他40多岁时开始编写《资治通鉴》,为了尽快完成编写工作,他取来一块圆木,用工具把圆木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头用,每当疲倦极了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头便会从木枕上滑下来而惊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司马光给这这个木枕取了一个名,叫“警枕”,意思是:警惕自己,加紧编写《资治通鉴》。他和助手们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和文献档案,还搜集了许多小说,笔记资料。司马光死后,人们发现《资治通鉴》的部分残稿整整堆满了两间房子,有人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看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提出问题] 上述材料对你有哪些启发?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回答:学生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学生2: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
学生3:成功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
学生4:要善于继承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
学生5:做学问,要有严谨认真的作风。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认识到做学问要勤奋、认真、持之以恒。
第二目——宋词和元曲
一、宋词
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多媒体展示:《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提出问题] 宋词始于唐朝,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故称宋词。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1.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
2.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特点是什么?
通过阅读课文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
李清照:两宋之交,特点: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
辛弃疾:南宋时期,特点: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二、元曲
[提出问题] 1.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
2.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很大。
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
[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片段: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不过,做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练习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检测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一框《中学序曲》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测试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框 走近老师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3框 让家更美好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7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含答案】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6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测试题.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课件01.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课件01.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案01.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课件02.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课件01.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案02.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oc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课件02.ppt
- 【学优练】2016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课件0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