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的突破
分子生物学的突破
目录
染色体的发现
摩尔根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
桑格的贡献
因酶引起的研究
遗传学的研究
染色体的发现
早在19 世纪中叶,生物学家们在显微镜下,就已经观察到了细胞里有细
胞核。
而且,令人振奋的是:如果把一个细胞分成两半,一半有完整的细胞核,
一半没有细胞核,同时,可以发现有细胞核的那一半能够生长分裂,而没有
细胞核的那一半就不行了。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细胞基本上是透明的,即使是在显微镜下也不大容
易看清它的精细结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没有弄清楚细胞核分
裂的机理。
当科学发展到了1879 年,一位叫做弗莱明(1843~1915 年)的德国生
物学家发现,利用碱性苯胺染料可以把细胞核里一种物质染成深色,这种物
质称做染色质。
1882 年,弗莱明更加详细地描述了细胞分裂过程。
细胞开始分裂的时候,染色质聚集成丝状,随着分裂过程的进行,染色
质丝分成数目相等的两半,并且形成两个细胞核。这种分裂过程称做有丝分
裂。
1888 年,染色质丝被称做染色体。
人们发现,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在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中,
染色体的数目总是复数。
例如,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6,果蝇为8,玉米为20 等等。其中,
具有相同形状的染色体又总是成对存在着。因此,人的染色体为23 对,果蝇
为4 对,玉米为10 对。
追溯每一对染色体的来源,其中一个来自精子,一个来自卵子。成对的
染色体互为同染色体。
细胞中成对染色体一般说来是相似的,但有一个例外,就是性染色体。
人有23 对染色体,其中22 对男女都一样,称为常染色体。另一对男女不一
样,就是性染色体。
女人的一对性染色体,形态相似,称为X 染色体。男人的一对性染色体,
一个为X 染色体,另一个为Y 染色体。XX 为女性,XY 为男性。
染色体的数目同生物物种有联系,又同生物的繁殖有联系。
1903 年,美国生物学家萨顿最早发现了染色体行为和孟德尔因子的分离
组合之间存在着平行关系。
即每条染色体有一定的形态,在连续的世代中保持稳定;每对基因在杂
交中保持它们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其次,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每对同源染色体
只有其中一条,每对等位基因也只有一个。
再次,不同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是独立分配的;不同对染色体在减
数分裂后期的分离也是独立的。
1906 年,英国生物学家本特森在几种植物中发现了几个“连锁群”,但
他拒绝接受染色体学说,而是固执地认为,基因的物质基础在细胞结构中没
有任何直接的证据。
但是,不管怎样,萨顿的假说还是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因为染色体是细
胞中可见的结构,这个假说就显得十分具体。
要证实这个假说,需要把一些特定的基因与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
摩尔根的影响
首先做到这一点的,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20 世纪初,由于其对果蝇
的研究,在遗传因子和染色体方面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重大的进展。
摩尔根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把遗传因子理论和染色体研究结合起
来,发现染色体就是遗传因子载体,他也因此而获得1933 年的诺贝尔奖。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于1866 年9 月25 日出生在肯塔基州列克辛顿这
样一个名门望族之家。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美国驻外领事。他母亲的祖父弗
朗西斯·斯科特是有名的美国国歌《星条旗》的词作者。
摩尔根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表现了其卓尔不群的个性。
他身高超过1.83 米,一双蓝眼睛蓝得令人吃惊。他从来都不修边幅,找
不到裤带的时候,有时就用一根绳子扎裤子。甚至有一次,他发现衬衫上被
烟头烧了一个洞,便找来一张小白纸,用浆糊把洞给贴起来。
他热爱大自然,常常拿着采虫网到处旅行,采集动植物,制成标本。他
还跟随美国的一支地质考察队在家乡的山区工作过两个夏天。有一次,他还
独自一人跑到波士顿的海洋生物站,饶有兴趣地进行海洋生物的实验研究。
他对动植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无限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兴趣和爱好,驱
使他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并且使他在艰苦乏味的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无穷无
尽的乐趣。
1886 年,摩尔根以优异的成绩从肯塔基州立大学毕业,并获得动物学学
士学位。并于同一年考入了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院做研究生。
1890 年,摩尔根写出了《论海洋蜘蛛》的论文,他研究了四种水中无脊
椎动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变化,确定了它们的种属。因为这篇论文,摩尔根
获得了博士学位和布鲁斯研究员的席位。
20 世纪初,摩尔根开始研究遗传学,他选择果蝇做实验动物。
果蝇比豌豆和其他动植物有许多优点,它有好几十个容易观察的特征,
有比较简单的染色体——每个细胞中只有四对染色体繁殖性,容易培养。
1908 年,摩尔根就开始在他的哥伦比亚的实验室内繁殖果蝇,以便在动
物中看看是否有明显的突变发生。
尽管在摩尔根的饲养中没有惊人的、物种水平上的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