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美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用
浅议美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用 【摘要】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探索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美,从而展开美育工作。本文主要从挖掘美、感受美、培育美三个方面谈思考。
【关键词】工具性 ; 人文性; 审美 ; 美育
【作者简介】姚国洲,1972年11月,男,汉族,籍贯是广西象州县,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是广西柳州市第41中学,曾担任学校政教处主任、安全处主任等职务。住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潭中西路15号富丽嘉园B座7楼704室,邮政编码545007。主要研究方向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类,如2007年至2009年获奖的文章有《浅议“以人为本” 的内涵》》、《浅议班主任的“四要”》、《 浅议家长会的“会”与“不会”》等十余篇。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性质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强调“工具性”到重视“人文性”,可见今天的语文教育正朝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前进,运用语言的能力固然重要,人类的传统文化更不可忽视。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引导中学生接受深厚传统文化的洗礼,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在今天的语文教育中应倍受重视。
教育事业乃育人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出了教育工作的复杂艰辛与重要性,要使青少年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必须努力铸造其健康的灵魂,使青少年学生具有远大的抱负追求,崇高的思想道德。
那么,美从何处寻?
记得别林斯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面对着几本看似简单的语文书本,需要的就是“发现美的眼睛”。这个世界到处都有美的踪迹,文学艺术犹如一面明镜,反映着这世界或充实或空灵的美。语文新教材包罗万象,除了文学本身,还涵盖数、理、化、史、地、生等内容,更涉及音乐、戏剧、绘画、建筑等方方面面知识,当我们擦亮眼睛,敞开心灵面对她的时候,将会感到美不胜收!
中国文学传统讲究“文以载道”,一页页翻开语文书本,不就有人类所主张的美学精神体现吗?李哲厚说过“在文学艺术中,人性才表现出它美的魅力。”其实,古今中外,从人到动物,语文所收的文章尽量全面展现美的魅力。邓稼先一心为国为民的精神和朴实而又伟大的人格力量不足以打动您的心吗?鲁滨逊战胜困难,跨越生死的勇气与智慧不足以让您佩服吗?《夸父逐日》夸父荡气回肠的英勇,《最后一课》平民百姓在国家危急时刻迸发出来的爱国力量,《芦花荡》中勇敢老头子的热血柔情,《斑羚飞渡》老斑羚在危难面前自我牺牲的勇气与团队精神……多么壮美的精神!再看那《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步》《背影》的亲人情深,《藤野先生》亦师亦友的跨国感情,《珍珠鸟》人类与动物的和谐亲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情感之歌。
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展开美学教育工作呢?
1 在教学中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
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
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认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2 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我们只注重了人文知识的输导是不够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
因为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