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陌上桑》中多重美感
浅谈《陌上桑》中多重美感 【摘要】《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秦罗敷更是成为千古美人的代名词。在进行作品的阅读时,我们从《陌上桑》中获得了更高层次美的享受和体验,最终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净化。本文就其在阅读时的多重美感进行阐释,从而加深读者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和透析。
【关键词】《陌上桑》 人物美 语言结构美 空白美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67-01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具有代表性的喜剧性叙事诗,属于汉乐府中的“相和歌词”,最早提名为《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不足三百字的小短诗,却为我们有趣全面地展示了一幅“采桑女婉拒太守”的生动画面,开创了汉乐府在德貌兼备女性形象的先河,为读者提供了多重的审美感受,当之无愧地与《孔雀东南飞》一同获得“乐府双壁的美誉。
一、人物美
自古以来,中国的美人不计其数,《诗经“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硕人形象。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也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的精妙诗句,而秦罗敷如何美得出众,美得脱俗,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天生丽质难自弃――外貌美
开篇“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一个“好”字,便给罗敷下了一个定义:天生丽质的美好女子。历来写美女的手法多种多样,各见千秋。《陌上桑》的手法却别具一格。它采取的是一种效果性描写手法,即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写罗敷的美。诗中写了四种人见到罗敷后的反应: “行者见罗敷,下担搏鬓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纳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就是美的效应: 作者写出不同年龄、身份的人看到了罗敷后,他们都为罗敷的美貌所倾倒,尤其是那句“来归相怨怒”,在喜剧氛围中表现了罗敷的巨大吸引力。由众人眼光间接再现罗敷的美,只字未提外貌,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却让人难以为忘怀这个“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的女子了。
2.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个性美
如果只是凭着“嫣然一笑,惑阳城,媚下蔡”的较好面容,秦罗敷不过是生得一副好皮囊,漂亮的花瓶是经不起时间的摧残和考验的。罗敷之美, 不仅停留于外表, 还有一种内在品质上的美,她的美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不管使君的目的是见色起意还是怜香惜玉,面对使君的共载要求,罗敷仪态俊雅,大方致辞,明确表达点出使君之“愚”。针对使君的无礼发问, 罗敷并不严辞怒斥, 而是如实相告,这与她美女的形象特征极为吻合。温柔的言辞不代表性格的软弱。一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在点破使君的不怀好意后,更突显了“蒲苇韧如丝,磐石不转移”的忠贞,让立踟蹰的“五马”也为之黯然失色。较之美貌更为民间所接受的,正是罗敷身上闪耀的女性的光辉。
3.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香――才智美
面对从南而来,五马踟蹰的使君相邀,突发事件往往更能展现出一名女子的聪明才智。她没有胆小逃避、忸怩作态,更没泼妇似地破口大骂,而是极镇静地道出男女交往中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准则。一个是有夫之妇, 一个是有妇之夫,堂堂使君难道不懂吗? 委婉的语句有如锋利的匕首直刺使君。特别是夸夫一节,从白马、佩剑、官途、外貌、口碑,可见夫婿从各个方面看,皆是人中龙凤,远远超于使君之上。且不论夫婿是虚是实,这样的夫婿形象足以给使君造成巨大压力。
二、语言结构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精练和含蓄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作为一首叙事诗,《陌上桑》虽然语言十分精练,但它的记叙要素具备,结构完整。
在结构上,一方面,层次清晰。另一方面,结构完整。
在语言上,正如《汉书“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在侧面烘托罗敷之美貌时,“行者见罗敷,下担搏鬓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纳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几种人的反应已经默默述说了罗敷的美,而“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清新活泼的语言令人禁不住捧腹,同时也在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乐观、幽默、俏皮的喜剧气氛。
在修辞上,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三、空白美
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曾经这样说过:“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中国的画论里往往讲究“留一片空白”,正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话切不可说破、说透,给读者一片想象的空间,也给作品带来更加深远的意境和韵味。《陌上桑》在叙事上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创作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秦罗敷外貌只字未提。
第二,罗敷为了拒绝使君的要求, 除了申明已有夫婿之外, 紧接着诗中还写她临急应变, 随口机智地编出一段夸夫之辞, 从而进一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级社工法规四色讲义-完整版全189页 .pdf VIP
- 17K408:散热器选用与管道安装.docx VIP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高考物理四调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pdf VIP
- 合信 COTRUST科创思CTSC-200系列用户手册V1.40.pdf
- 2012湖南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doc VIP
- 二年级语文教师家长会专用.ppt
- 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每年10万吨(折27.5%)过氧化氢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DB14Z 1-2025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室内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上海市.doc VIP
- SR变更管理程序+变更全套表单 OK.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