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浅谈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摘 要: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但也是各种灾害频发、剧烈的地区。该文在阐述重庆市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42-02
重庆市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自然过渡地带,为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市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干旱、风雹、洪涝、低温、雷电、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
近年来重庆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各种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重庆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为重庆市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2]。
1 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1.1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 重庆市逐步建立起市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实行了属地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3]。目前,重庆市已编制《“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38个区县都已成立救灾综合协调机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基本落实,各村社至少配备了一名防灾减灾信息员。
1.2 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重庆市直辖以来在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对重要交通干线、主城区重点滑坡、危岩以及三峡库区新城的高陡边坡等一些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进行加固设防。大力实施“长治工程”和“长防工程”,兴建了各种防护林体系。
1.3 非工程减灾措施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设立各级防灾减灾机构,加强水文、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等系统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完成了灾害信息收集、传输和交换的电信系统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了市、区县两级灾害信息实时传输与共享机制,增强了防灾减灾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确度。
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防灾减灾技术与人员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防灾减灾工作量的日益加大,尤其是对各区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汛前排查、汛期检查、汛后核查以及旱情预报等防灾减灾工作的大量开展,各区县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数量与质量都难以适应新时期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时常由于技术落后、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导致防灾减灾“力不从心”,技术与人员的质量亟待提高。
2.2 防灾减灾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重庆市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防灾减灾体系表现出其滞后的一面,尤其是对于乡村地区来说,防灾减灾工程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3 灾害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重庆市的灾害监测系统基本形成体系,但由于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不到位,致使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制度有待加强和完善。
2.4 综合防灾减灾法制建设不健全 重庆市目前已发布实施一些防灾减灾的地方法规,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当灾难发生、灾害救助以及在灾后重建时,政府、公民的义务和受灾群众的权利、灾害救助的程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3 重庆市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灾害损失都在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的专家学者也对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独特的见解[4-7],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3.1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法制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根据重庆市灾害的实际情况和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制定综合防灾减灾的地方性法规体系。目前要加快制定和实施《重庆市自然灾害救助条例》、《重庆市防灾减灾资金和物资管理条例》、《重庆市志愿者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条例》等法规。
3.2 完善综合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 重庆市已形成市政府统一决策,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要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整合,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组织领导,完善高效联动的协调机制,使各种防灾减灾力量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相互协作、快速联动(如图1)。
3.3 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综合防灾减灾的关键所在。首先,按照固定监测与流动监测相结合、传统监测与现代监测相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本土建筑师创作思想与方法.doc
- 浅谈朱淑真词中感伤因素.doc
- 浅谈机械制造业智能化发展.doc
- 浅谈机械设备安装工作要点.doc
- 浅谈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doc
- 浅谈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培养新模式.doc
- 浅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途径.doc
-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几个问题.doc
- 浅谈某污水处理厂强夯基础工程应用.doc
- 浅谈桥式起重机安全隐患预防.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