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化视野下高校课堂教学
生态化视野下高校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以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点来阐释高校课堂教学,主要从高校课堂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三个维度解读了生态化的高校课堂教学及实施的基本路径,从而使师生获得生态化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化 高校课堂教学 探究式教学 多维立体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14-03
教育生态学这一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我国对教育生态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的一门学科,是教育学和生态学互相渗透的结果。
所谓课堂教学,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培养人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迅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按照生物学的理论,生态平衡是指系统保持一种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与流出协调一致,有机体与环境和谐统一。高校的课堂教学这一生态系统就是由作为活动的主要要素的教师、学生以及各种环境构成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且系统内部各种活动符合一定程度的生态规律。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生态化的呢?
一、高校课堂教学环境生态化――和谐、宽松
首先,我们认识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限制因子的认识逐渐形成共识:当生态因素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这一原理介入到教育,就成为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定律。但,教育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定律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1)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而不只是某些因子。限制作用不仅仅是某些因子的量太少,低于临界线,某些因子的量过多也起限制作用。(2)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机体不仅对限制因子的作用具有适应机制,而且能主动地创造条件,积极地反馈调节,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本文认为,影响高校课堂教学的因子是课堂教学的物理和心理环境。
(一)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影响师生的认知和情绪
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是课堂教学有形、静态的硬环境部分。它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具体包括自然因素,如教室内外的光线、声音、色彩、温度、气味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的认知和情绪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光线、声音、温度环境等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到师生的认知和情绪。吉利兰德(J.W.Giliand)关于教学环境温度的实验研究表明,最适宜于智力活动的室内温度为摄氏20-25度,环境温度每超过这个适宜值1度,师生的认知能力相应降低2%,教室温度超过20度以后,智力的活动水平与持续时间会大幅降低和缩短。此外,教室的光线太强或太暗、声音太嘈杂、气味太刺鼻都会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要做到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这样的自然环境,才有利于课堂教学。
此外,课堂教学的设施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具、墙壁的布置、教室空间的大小、桌椅的摆放形式和格局等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影响师生的动机与行为
1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子。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对学生产生“亲和力”,即对学生热忱关怀、真诚坦率。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的言行持肯定、信赖、理解、支持的态度。同样,由于学生的信任激发了教师的热情,教师的教学兴趣和动机就强。这样,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教学气氛。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气氛首先需要教师有科学的教学理念。赛涅卡(L.A.Senceca)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出发,发展了幸福即自我完善的伦理观点。他认为,幸福生活就是符合自己本性的生活,就是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德性就是快乐的先行者、引导者”,只有有“德性才能达到至善,真正的幸福建立在德性之上”。那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幸福,而这种幸福感的培育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发挥教师的“亲和力”外,还要做到客观公正、自信自强;对学生要刚柔并举、宽严相济、民主平等。在授业同时更要注重传做人之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随时调整上课的方式和方法,在宽松愉悦的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和解决对策研究.doc
-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和对策研究.doc
-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doc
-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问题探析.doc
-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和维护问题探究.doc
-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和技术探究.doc
-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模式思索.doc
-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机械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应用研究.doc
-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控制策略研究.doc
-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和隐患预防研究.doc
-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2025年合规经营政策解读与应用指南报告[001].docx
- 保健按摩师初级测试题(附答案).docx
- 工控系统2025年智能化改造与升级案例分析.docx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高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及答案.docx
- 建筑焊工练习题含答案.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能家居行业的跨行业应用拓展与通用化解决方案报告.docx
- 医学信息学复习题及答案.docx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品牌建设与传播策略研究报告[001].docx
- 2025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