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足迹视角下适度人口规模探究-以上海市为例
生态足迹视角下适度人口规模探究:以上海市为例 摘要: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研究一直受到来自政府和学界的关注。本文基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模型重新测算上海市的适度人口规模。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目前的常住人口规模2300万远高于其生态承载力下的适度人口规模48.89万,上海市面临着严重的生态赤字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上海市减少生态赤字、提高适度人口规模主要可通过两个维度的建设,一是以更加低碳和环保的生活方式,全面降低本市常住人口的生态足迹;二是以更加高效与科学的发展方式提高其区域的生态承载力。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适度人口
近几年来,随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持续关注,人类正在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活动对于地球所产生的影响。全球的科学家正视图通过多种方式评估和预测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生态足迹法正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方法之一。
生态足迹是用来衡量人类对地球可再生自然资源需求的工具。将生态足迹与地球的资源可再生能力(即生物承载力)相对比,就可以通过人类对于生物圈的需求大致估算出一定区域内适度的人口规模。
▲▲一、背景综述
当前,人口学对于适度人口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热潮。有的学者从人口自然更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建议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1];也有许多学者通过多种方法对未来的区域人口规模进行预测[2]。人口规模和人口政策之所以受到学界的长期关注,是因为其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城市生态学的发轫标志着人们开始全面关注到城市中的人口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人口的数量与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存在着一个动态平衡的关系。早在上个世纪中叶,芝加哥学派的伯吉斯等人,对此已有讨论。
在我国,王如松等学者较早注意到了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几种城市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方法,如生命周期评价、生态能值分析及生态足迹评估等[3],为未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搭建了一个简单框架。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其主要内容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由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生态环境系统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的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
生态足迹法于1999年被引入我国,其形象直观、运算简便的优点,使其在区域生态承载力分析、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2012年12月12日,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共同发布《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依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庞大,中国的总生态足迹正在不断攀升,持续消耗着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原理、方法与数据
(一)生态足迹在适度人口规模上的应用
人口规模是一个城市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开始关注到人口规模对城市资源生态系统的综合压力。如果人口规模超出城市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或是生态承受力,就有可能引发城市自然资源供给、环境卫生乃至社会经济出现严重问题。综合来看,快速城市化所引起的人口盲目集聚,从而造成城市人口规模超过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量,是当前城市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经济因素正在逐渐成为次要的因素。
因此,通过生态足迹的方法对当前区域内的适度人口进行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而且在现实中也具有极强的必要性。本文就是根据生态足迹的相关理论及计算方法,建立基于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二者关系的人口容量计算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直辖市上海,探索区域适度人口规模与其自身的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二)数据与模型
1.生态承载力
本文所采用的土地类型数据均来自于上海市统计年鉴(2012)及相关政府网站公布数据,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数据则引自相关文献[5][6],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地(如耕地、草地、林地等)的生态承载力计算汇总得出上海市总体的生态承载力水平,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
式(1)中,EC为区域生态承载力(单位为ghm2);i为土地类型(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筑用地和化石燃料用地);Bi为类土地消费项目折算的生态承载力(ghm2);bi为i类土地的面积(hm2);γi为i类土地的均衡因子(ghm2/hm2);产量因子yi为某区域i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i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的比值。
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上海市2012年生态承载力,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中的计算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面积数据与《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模式思索.doc
-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机械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应用研究.doc
-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控制策略研究.doc
-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和隐患预防研究.doc
- 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研究.doc
- 煤矿电气控制和保护接地问题研究.doc
- 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设计.doc
- 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 煤矿皮带输送机常见故障和解决措施.doc
- 煤矿矿用产品定期安全检验重要性和检验关键技术探究.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