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董松岩-掘金原创品牌微电影.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董松岩-掘金原创品牌微电影

董松岩:掘金原创品牌微电影   7年前,董松岩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大学毕业生,怀抱着一颗厚重却虚无的电影梦;7年后,他已拥有自己的影视文化公司和创业团队,在风起云涌的微时代凭借视频短片广告淘金千万元。 校园电影触动商业神经 2004年9月,读大三的董松岩开始接触拍视频短片――作为动画系的学生,他必须完成老师在实践课上的作业。颤巍巍地扛起学校的摄像机,董松岩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片长10分钟的科幻短片《虫儿飞》。令他惊喜的是,片子虽然比较粗糙,却获得了老师的极大鼓励。 处女作的“成功”让董松岩爱上了拍片。从此,他更加勤奋地请教老师、跑图书馆。随后,他组建了一个名为“天堂映画”的拍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拍摄梦想之中。 2005年3月,董松岩和同学构思拍摄了反映大学生爱与性的短片《灯火阑珊》,片子制作完毕后,董松岩将其放在了网上。没想到这部靠借来的DV拍摄而出的、成本仅800元的视频短片竟吸引了黑龙江一家影像公司的注意,这家公司以8000元的价格购买了此片的碟片版权。 这次意外成功给了董松岩极大的动力,他更加热衷于视频短片的创作。这年下半年,董松岩带领团队又拍摄了《红印》和《第一次》两部短片,并参加了一些国内外的短片大赛。意外的是,两部短片的反映也都相当好,其中《红印》还夺得2006年东京录影节大赛佳作奖。 接二连三的成功让董松岩信心更足,也让他的团队和作品有了一定的名气。渐渐地,一些武汉本地的商家开始和董松岩接触,主动要求给他提供赞助。一来二去中,周围劝说他自主创业的人多了。 不过,董松岩并没有贸然行动,对于没有资金没有背景的他,仅凭一腔热血是不足以成大事的。所以,毕业前,他决定先到杭州的一家颇有些名气的影视公司实习,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然而,实习一个多月后,董松岩才发现,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影视公司其实徒有其表,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如果继续待下去,很多梦想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于是,他决定暂时不找工作,先拍一个片子试试自己“生存”的能力。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2006年4月,董松岩自编自导了青春校园电影《初夏》,随后投入各项赛事中。未承想《初夏》相当成功,不仅在正式的电影院举行了首映式,电影的同名主题曲还入围第二届全球华人非常短片创意大赛最佳MV奖。伴随而来的,还有各种商家的赞助与寻求合作要求。一下子,董松岩找到了他的创业生存之道:随着微时代各种视频终端的出现,视频广告的需求很大,自主创业的生存应该不成问题。 就这样,2006年11月,大学毕业的董松岩和几个伙伴筹集了10万元, 正式注册成立了“天堂印画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旅。 踩着梦想与商业一起跳舞 董松岩将架子搭起来了,但实际上,他所谓的“公司”,就是一套租来的两室一厅、一台电脑外加三个“光杆司令”。不过,董松岩并没有因为公司小而放松系统管理。考虑到朋友合作的公司很容易发生纠纷,另外还有两个股东没毕业,于是,从公司创建的那一天起他就和几位合作伙伴就股权如何分配、公司如何管理达成了共识,并将股权和工作分开,每个人的工资根据岗位确定,而非股权。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看来似乎“多此一举”,但为“天堂映画”后来的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管理体制确定好了,接下来便是确定主营业务。作为一群有着导演梦的年轻人,董松岩自然希望能像那些大公司一样靠拍剧情片、拍电影赚钱,但他一没人脉二没资金,这条路很显然走不通。思来想去,最终,他确定了一条”以艺术养商业,以商业强艺术”的经营模式:为企业拍带有电影艺术特色的视频短片广告。作为强调冲击力与震撼力的微时代的产物,视频短片广告已成为各大企业日渐看重的宣传形式之一,此时如果果敢地切入并辅之以艺术特色,不仅公司的生存将不再是问题,积累资金完成电影艺术的梦想也能更早实现。 有了管理体制,有了经营模式,接下来的,便是甩开臂膀大干了。团队全职的只有三个人,三个人都出去谈合作项目时公司就必须锁门,为了不显得“势单力薄”,每每必须三人同行洽谈业务时,董松岩就“狡黠”地自称三人组合是公司的一个“项目组”,以此来“撑开体面”。公司刚刚起步没有人脉也没有经济实力打广告,董松岩就用最“吃亏”的办法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自己寻找好的剧情片题材,自编自导自演后再上传到免费的视频网站上……为了让公司良性运转从而生存发展下去,董松岩和团队几乎用尽了所有初创团队可能会用到的策略。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市场切入点准确,且前期积累的名气和后期的宣传起效,董松岩和团队的付出很快有了回报。当月,董松岩迎来了第一单生意――为一家污水处理设备厂拍摄视频宣传短片。订单拿到手后,董松岩和团队成员仔细商议了一个非常优惠的报价,用一天的时间火速拍摄完成后,他又以剪辑剧情片的精准要求对这部视频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