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述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性技术
论述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性技术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超高层建筑的近期发展状况、技术特征以及技术优化等关键点,简要分析下超高层施工中的逆作法、整体滑模法、整体爬模法、钢结构等关键性技术。
关键词: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逆作法;钢结构;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1-
超高层建筑物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的高新科技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已经进入现代化科技水平,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展示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果的有力佐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城市人口爆发性增长、土地资源紧缺的清况下,适当地修建高层、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1.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及基木特征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尚无明确统一的标准,较权威的有1972年联合国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中所作的超高层建筑定义,即高度超过100m或楼层4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应用,超高层建筑已由最初的框架结构向框一剪、框-筒、剪力墙、框架等结构形式演变,单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扩展为包括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内的多元化建筑形式,并逐步向“更高、更大、更深、更复杂、更齐全”的发展方向迈进。由于超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的差异,其施工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投资大,工期长,资金压力重;二是高度大与独特的建筑造型效果,增加了结构施工难度;三是基础埋置深,混凝土基础底板和裂缝控制施工要求高;四是作业空问狭小,对作业时问、空问增加了组织难度;五是多处于繁华地段,交通、环保、场地等因素给施工平面布置带来较大困难。
2.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重点
如前所言,随着超高层建筑工程规模扩大、建筑结构日趋复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随施工难度与施工环节的变化不断革新,其施工技术路线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主楼施工为重点:突出工期保证措施,通过统筹规划,尽量提前主楼施工,尽可能地缩短资金回收周期。(2)以建筑安全和稳定性为核心:结合超高层建筑作业环境和特征,着力于优化基础和结构施工工艺,为缩短工程总工期创造条件。(3)以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为支撑:针对垂直发展建筑物高空作业环境差、作业面狭窄、施工进度紧等特征,尽可能地应用科技进步成果以提高机械化设备尤其是垂直运输体系的施工效率。(4)强化总承包管理,重点提升施工作业空问和时问的利用效率:结合超高层建筑逐层施工的作业面特点,有序组织各楼层空问施工,实现建筑施工空问的立体流水作业,使各工种、工序紧密衔接,尽可能地削弱作业面狭窄对建设工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3.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超高层建筑的技术不同与普通的建筑技术,超高层建筑要求技术更高,安全性更好。我国现在的超高层技术主要有几下几种:逆作法、整体滑模法、整体爬模法、钢结构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等。下面将逐一介绍。
3.1逆作法
所谓逆作法,其施工原理主要表现为:于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和柱,并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使其作为建筑施工底板封底前承受施工荷载、上部结构自重的重要支撑;由此逐层下挖土方并浇筑地下各层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裙房地下室、深圳地土大厦地下室就是采用逆作法、半逆作法完成的。与传统高层建筑的顺作施工相比,超高层建筑的逆作法技术应用具有下述技术优点:(1)逆作法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超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工期的差别,除地下一层占绝对工期外,可保障地上结构与一层以下地下室的同时施工。(2)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问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3)逆作法施工增加了施工时的底板支点,跨度减小,可有效满足抗浮要求并解决底板配筋问题,使底板设计趋向合理。(4)逆作法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踩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
3.2整体滑模法与整体爬模法
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如核心筒体、剪力墙、框架梁等竖向结构,是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由于进入标准层后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工艺重复较多,为缩短工期、减少模板及外架周转,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采用的整体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附着、运转、管网敷设及高空交叉作业,有助于扩展施工作业面、保障安全作业,综合效益显著。因此,该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1995年建成的武汉国贸大厦即采用了液压整体滑模法。整体滑模法则主要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钢筋硷筒壁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开课课件】读后续写An honest mistake.pptx
- 2025年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吞咽障碍评估.ppt VIP
- 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工艺设计.docx
- 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 .pdf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中心通讯员信息表.doc
- 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数列(解答题压轴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4年02月[北京]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录用招考(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平面向量(选填压轴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