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审美教育引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影响
试论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审美教育引入对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影响 一、审美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意义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壮大,世界各国都把教育事业作为重中之重,而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之形成健康人格,同时要培养受教育者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尽管我国对音乐教育发展日益重视,但许多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弊端都制约了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这又与我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性人才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教育目的的表述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现如今,我国要培养合乎时代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四个方面,包括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和崇高理想。而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具有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审美素质是人的全部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全民的素质自然也就包括提高审美素质,而人的审美素质的提高又会反过来影响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以将美育融入日常的音乐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如何运用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是人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从智力的结构角度来看,它包括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优秀的音乐作品里隐藏着大量的奇思妙想,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乐音能使我们从中得到许多美好的启示,这种潜移性的启示对人的智力发展是很重要的。但是如今的音乐教育中,填鸭式、作秀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其中,填鸭式只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灌输或技能的训练,这种教学方式的结果就是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而作秀式,比如做游戏,跳舞等看似是在进行创新式教学,但仔细观察,其过程并没有创造性思维和活动,老师事先“彩排”,学生被安排“凑热闹”,长此以往,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精神会被日复一日的重复所消磨。
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教师才可能确立科学、客观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否则就会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而这一点必须靠长期的审美实践,有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积淀、升华而成。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我们惯于把艺术一词理解为我们在剧院里、音乐会上和展览会上所听到或看到的东西,以及建筑、雕像、诗、小说……但是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我们在生活中用以互相交际的那种艺术的很小一部分。人类的整个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从摇篮曲,笑话,怪相的模仿,住宅、服装和器皿的装饰。以至于教堂的礼拜式、凯旋的行列。所有这些都是艺术活动。”所以,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才能在那双清澈的眼睛中看到新的美。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上,要靠点滴的积累和熏陶将审美理念渗透给学生。
在一次审美教育实践中,我通过两次实验课的对比结果得出数据,证明了审美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优于一般教育的结论。
在教授5年级音乐教材的第七课《雨中》时,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对5.1和5.2班进行了不同的教学。为了公平起见,我将两个班的人数都调整到了40人。首先,我用常规教学法开始5.1班的授课,按照听范唱――模唱――分部份学习――跟伴奏合唱――带表情演唱――分组表演唱这样的步骤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反应很一般,甚至在进入“跟伴奏合唱”的环节就已经有部分基础不好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在后期“带表情演唱”时,许多学生都只能通过模仿我的神态来进行演唱,没有丝毫投入的感觉。最后课程结束,歌曲的学习程度达标,但是学生并没有愉悦的表情,有些可以说是带着一种解脱的表情离开教室。
另外一个5.2班,我便在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审美的理念。首先,是对肖邦钢琴曲《雨滴》的视听,在学生步入课堂的时候开始播放《雨滴》的旋律,由弱至强,引导学生安静的就坐。在5分30秒的音乐中我没有过多的说什么,甚至没有介绍曲目的名称,只是用幻灯片连续放着关于雨的照片,有小雨,有大雨,也有暴风雨,在视听结束后,我请学生们将头脑中的记忆与画面中的印象配合在一起,选出最适合该首曲目的照片,80%的学生都选择了描绘雨滴的照片,这就说明学生是有一定审美鉴赏力的。
接下来,我将语文和音乐结合了起来,因为他们都是由一个个小单位组合而成的。从表现方式的角度来说,音乐通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语文则通过语言的手段去达到。它们的表现形态是一致的,即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声音自身之中,而语文的美主要存在于语言的涵义之中。我让学生朗读《雨中》的歌词,将叠词的音韵美和雨景的意境美都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夸张的表现出来,让听者能从词中感受到这首歌的情感美,这激发了学生创编断句和重音的兴趣,一首简单的词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