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型颅脑外伤的综合治疗
重型颅脑创伤的综合治疗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 外科 曹焕新 院前急救 通过查体和询问现场人员对伤情进行初步分析及判断。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基本生命支持(ABC)。 A:清除口鼻异物,意识障碍程度较深者予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或气管插管; B:呼吸微弱时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 C:纠正休克,防治低血压。重型颅脑损伤常兼有严重的胸、腹内脏伤,大的骨折者占10%- 20%,常并发低血压与休克,加重脑的损害。急救首先消除休克原因。有活动性出血及四肢骨折者应控制出血,支架外固定。 液体复苏 复苏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原发创伤所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维持脑灌注压和脑血流。 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推荐理想的复苏液体。ATLS(创伤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推荐快速输注2L等渗晶体(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I级证据不支持院前使用甘露醇,在脑损伤患者使用甘露醇的效果可能因平均动脉压下降而被抵消。但对于急性颅高压(脑疝)、脑肿胀患者有肯定疗效 动态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增高 颅腔的体积虽都不能被压缩,但颅内的三种内容物在一定范围内可互相代偿。 一般颅腔内容物容积增加5%尚可获得代偿,超过8~10%时则出现明显的颅内压增 颅内压没有普遍统一的“正常值”。取决于 i)年龄 ii)体位 iii)临床的状况。 正常值 垂直位可能轻微负值。 颅脑损伤患者,20mmHg认为是异常的;25mmHg需要积极干预。 影响颅内压的因素 体位 体位 体位 头位 影响颅内压的因素 躁动、抽搐 腹压增高 患者第一次术后颅压低于20mmHg 术后第四天患者出现躁动不安,颅内压达50-60mmHg,经检查发现呼吸急促,腹压增高,及时排出大量大便,颅压降至30mmHg。 但是复查CT发现有颅内出血,及时再次行手术清除血肿,颅内压恢复正常。 了解颅内压的方法 眼底检查 腰穿 CT 颅内压监护仪 、、、 颅内压监测 ICP监测对以下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指导作用。i)CPP为基础的治疗计划ii)渗透压治疗iii)去骨瓣减压术。 早期发现进展性颅内病灶(如再发于脑组织外的颅内血肿)。 颅内压监测的指征 基于广泛的临床经验而非I级证据制定指征,包括: 重型颅脑外伤(GCS9分),入院时CT异常并显示:血肿、挫伤、水肿或基底池闭塞。 存在多发伤并意识水平改变。 清除颅内占位后术后监测。 有明显意识障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出血破入脑室者 ICP监护仪 导管法:将导管置入脑室、脑池或蛛网膜下腔传感器在颅外,它与导管中充满的液体或CSF 接触进行测压。 植入法:经颅骨钻孔或开颅,将压力传感器直接植入颅内。可植入脑室内、硬膜下、硬膜外。脑室内置管是目前首选的金标准 颅内压监测临床价值 正常的颅内压不高于20-25 mm Hg,而持续的颅内压大于25mm 则需采取干预措施 在颅高压出现相关症状及体征之前,早期发现ICP增高提示及时复查CT,能及早发现迟发血肿及术后复查血肿。 颅内压监测临床价值 判断脑灌注压及脑血流量 脑血流量取决于脑灌注压(CPP),而CPP与平均动脉及平均颅内压、脑血管阻力相关,当ICP40mmHg,CPP50mmHg,脑血流量急剧下降,当ICP接近平均动脉压(mAP)时脑血流几乎停滞。 指导治疗颅内高压,特别是对甘露醇使用指征和剂量、亚低温治疗指征和时程及是否需行去骨瓣减压术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重型颅脑创伤的 规范化治疗 一、床头抬高30° 正确的头位 抢救室 ICU 转运途中 ICP20mmHg 胃肠动力药物 多潘立酮、红霉素 镇痛、镇静 止痛剂(Analgesics) ? 镇静剂(Sedatives) ? 神经肌肉阻断剂(NMB) 脑脊液引流 引流少量脑脊液(3-5ml.)能有效 降低颅内压。一般建议每8hr引流 75ml,属安全范围。 二、液体平衡 氮平衡 CVP 6~15mmHg,理想值6~8mmHg Hb120g/L Albumin35g/L 二、液体平衡、氮平衡 平均日液体需要量:35ml/kg,老年30ml/kg。 发热:每增加1℃,需增加液体量12.5% 出汗:10~25% 过度换气:10~60%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或8小时出入水量 必须避免低血压,即便是出现一次低血压,也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