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滇黔川渝汪氏家族理事会廿年来工作总结报告
对滇黔川渝汪氏家族理事会廿年来工作总结报告 尊敬的汪姓家族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您们好!在这里,我代表第一届滇黔川渝汪氏家族理事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与会代表审议。
东风化雨,大地回春。冻苗破土,应时而生。我们滇黔川渝汪氏家族理事会于1994年10月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云南省镇雄县塘房镇,像冰冻已久的麦苗一样应时而生了。二十年来,我们理事会全体成员,团结一致,不负家族厚望,竭尽绵薄之力,为家族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现在报告于下:
一、对二十年所做工作的回顾
1、重修家谱,增强族人的凝聚力。
理事会成立以后,立即投入当时正在进行的修谱工作,这对于94谱书按时、圆满完成起到了积极强劲的推动作用。理事会成员们,不怕艰苦,顶风冒雨,到汪氏族人聚居的村寨,耐心宣传动员族人,出资入谱。遭冷落,受嘲讽,他们满无所谓;上高山,爬陡坡,他们无所畏惧。其中,汪培义腿脚不便,拄着双拐,走村串寨,收集材料,从不叫苦。有一次他和汪宗辉,到六广河一带收集材料。因为他们一个是瘸子,一个是瞎子,有的族人,误认为,他们是讨口要饭的叫化子,不予理睬。他们走到坡上一家族人的外面,刚一开口,说是姓汪的家们,收集资料修谱之事,那家人不容分说,就要赶他?走,随他们怎样解释,人家就是不听,非赶他们走不可。天已经要黑了,又下着小雨,他?只好冒着雨继续赶路。汪培义虽然心中憋了一肚子的气,但是,为家族之事,为了把家谱修好,还是忍气吞声,继续工作,直到谱书稿子付梓为止。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像汪培义这样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没有他们不畏艰辛,发愤忘食地工作,在一穷二白条件下,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修谱工作简直是不可能的。
在04年的修谱工作中,理事会成员也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使得材料更加丰富,更加完备的鸿篇巨著顺利完成。在04修谱工作中,汪诗明多方奔走,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不管是94版谱书,还是04版谱书,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的一些缺点或毛病,但它比起成绩来,还是十分微小的。通过两次重修谱书,我们滇黔川渝的汪氏族人不仅基本理清了我们宗族的来龙去脉,繁荣发展的情况,还增进了族人向心力和凝聚力。
2、重修祖墓,缅怀先人,启迪后人。
(1)在修94谱书期间,龙虎二公裔孙汪诗明等,见到祖墓破烂不堪,黯然泪下。他们立即组织族人,集资重修,不远千里,从织金购买石料,加工好运到塘房白鸟,把祖墓修复。虽然规模较小,没有雕龙画凤,但在当时塘房也还是一件动人的盛事。
(2)国兴公子孙汪治唐等,在94谱书出版不久,即组织本支系族人,集资修复祖墓。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修复了国兴公及子思舜、思荣、思华、思富、思贵之墓。在这次修墓中,汪治唐等多方奔走,出钱出力,无怨无悔。
(3)从2000――2005年,朝海公系族人,在家族理事会的组织领导下,集资修复朝海公及其子孙国泰公等二十余位祖人之墓。工程刚刚告竣,即动手复修中屯胜三公之墓。这次修墓,其坟墓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动员力量之广,在镇雄汪姓家族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修墓的筹备阶段,汪义富、汪子实等人,不顾艰辛,辗转于大湾、果珠、尖山、以勒等地,奔走呼号,动员族人。年届古稀的汪子君、汪继祥、汪宗鼎、到大湾、果珠等地,走村串寨,走访动员。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们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感动了上帝――我们的族人。这里还要说汪子实、汪聪、汪宗敏等,设计、绘画,撰书碑文,费尽心力,却分文不取,其风格之高足可令人钦佩。没有他们的倾心付出,没有族人的慷慨解囊,要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天方夜谭。
(4)金沙汪克岗等人,组织修复了哇遮公等祖人之墓。
(5)镇雄汪绍贵等组织修复天佑公等祖人之墓。
(6)世佐公系子孙汪继润、汪继明、汪宗乾等组织复修佐公及以下十余所祖墓。为修祖墓,汪宗乾、汪继润,公而忘私,不仅自己出钱,还要奔走各地做动员工作,可以说他们都无愧于祖宗,也无愧于子孙后代。
不仅是镇雄的汪姓家族,还有织金、毕节、大方、赫章、纳雍等地,先后复修了祖墓。这里面也有很多感人事迹,限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多说了。
3、为族人排忧解难,促进族人的凝聚力。
记得有这样的两件小事:
一件是,94谱书刚完成不久,汪某突然接到大方坡脚汪宝三的信,说坡脚的一个族人被坏人杀伤,请求镇雄族中给予帮助医治。汪某接到信后,立即四方奔走,费了很大的力,才筹到七百来元钱寄去。因为当时大家都困难,筹款异常艰难,虽是区区七百来元钱,汪某也算是为族中伤者的治疗竭尽绵薄之力了。事后,汪宝三回信说,幸得各地族人援助,受伤族人得以及时治疗,虽落下残疾,但保全了性命,很感谢镇雄族人。
第二件是,塘房岩脚汪继庆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