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淑英-企业慈善影响商业变革
徐淑英:企业慈善影响商业变革 对于人类的长期生存,企业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未来纯粹追求经济目标的公司将会越来越少
美国年轻富豪积极投身慈善
《中国慈善家》:在美国,企业家和企业的慈善捐赠分别是怎样的情况?
徐淑英:在美国,由于税制的原因,慈善捐款大部分来自于个人。2011年,美国企业的慈善捐助总额约为144亿美元,占全美慈善捐助总额的5%。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
根据《慈善纪事报》(The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所公布的2012年数额最高的捐赠、认捐和遗赠排行榜,居于捐赠榜首的50位富豪共向慈善组织捐赠了70.4亿美元。著名的慈善家巴菲特以30.9亿美元的捐赠居于榜首;此外,年仅28岁的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Mark Zuckerberg)与其27岁的妻子对硅谷社区基金会(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近5亿美元的捐赠位于捐赠榜第二位。实际上,榜单的前五位中有三位是40岁以下的富豪夫妻。在未到中年之时,美国越来越多的年轻富豪已开始投身慈善事业。
根据哈佛商学院的克里斯Chris Marquis)教授所收集的1980年-2006年财富1000强排行榜上各家公司的慈善捐助情况可以看到,去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捐赠数额一直在稳步增长。
根据企业慈善促进委员会(Committee Encouraging Corporate Philanthropy)2011年与大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合作进行的全球范围内的关于企业慈善捐赠的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度企业捐赠数额已经恢复到了此轮经济衰退之前的水平。在总共214家公司组成的样本组中,约一半的公司捐赠数额较之前一年增加了10%以上。
《中国慈善家》: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么企业做慈善究竟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是主要基于“同情心”为社会服务?也就是说,企业为什么要做慈善?
徐淑英: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Milton Friedman)的理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应当把慈善这一块留给私人去做,因为企业是通过利润最大化来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任何偏离股东财富增值的活动实质上都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到今天,这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企业不该利用“商业资源”去支持某管理者的个人偏好,不管是慈善还是有政治背景的捐款,都有可能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但研究总体发现,关心社会的企业可以一举两得,以慈善的商业模型得到盈利,并帮助了社会。而且,企业做慈善还可减少纳税。
美国来自企业的慈善捐助数目颇为可观。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长达30年之久,尽管存在一些怀疑的声音,但是一项分析已经发现了有力的证据,认定企业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良性循环概念来解释这种相关性:挣钱多的公司有财力开展大手笔的社会活动,反过来,这些社会活动又能帮助它们挣到更多的钱,尽管也有些公司的社会活动可能完全出于营利动机。
但企业做慈善,还有其他原因。根据马奎斯教授对100个城市项目的研究,企业都会为本地的社区做善事,譬如说帮助本地的文化活动(音乐、博物馆)、当地的贫穷人或学校,这是一种对社会的回报。捐赠文化活动,在高企业密集的城市里,增加最明显。对社会福利的善事,不受企业密度影响。这项研究表明,对于企业做善事的行为,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了解。
《中国慈善家》:除了直接的捐款,美国企业的慈善方式有哪些创新?
徐淑英:除了捐款,我举几个例子,展示企业其他方法的善举。
OfficeMax公司是一家主营办公和教学用品的公司。数年前,该公司的管理层得知,很多美国中小学教师经常自掏腰包为班级添置教学用具,以弥补学校的预算亏空,这笔钱摊到每位老师头上有1000美元之多。于是OfficeMax公司承诺,不再让老师们担负这项开支。2007年,OfficeMax公司联合一家名为“认领一间教室(Adopt-A-Classroom)”的非营利机构,创办了“让这一天更美好(A Day Made Better)”活动。每年夏季,OfficeMax会在公司遍布全美的900家门店内设置专享募款箱,并将募集到的教学用品作为意外惊喜捐赠给当地学校。自2007年以来,这项活动已经向大约4500个教室捐赠了价值450多万美元的教学用品,并通过“认领一间教室”项目所募集的善款,帮助66000多间教室获得了所需资金。
Google是一家致力于通过慈善建设让世界更美好的企业。除了科学教育等和Google商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慈善项目,Google还特别在其慈善支出中设立专项资金以关注“民生需求(Human Need)”。2011年,“民生需求”的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练习(精选15篇) .pdf VIP
- 产业园物业管理方案.pdf VIP
- 《教室不乱跑》课件.pptx VIP
- 适合一个人看的欧美电影.pptx VIP
- 广州视声集团K-BUS-设计手册.pdf VIP
- 数字集成电路:第2章 制造工艺.ppt VIP
- 第八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ren体彩绘教学幻灯片.ppt VIP
- 海马普力马PREEMA 1.8L、1.6升 电路图07-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pdf VIP
- 随附文件自查表(GB9706.1-2020).xlsx VIP
- 《客户服务与管理》(李清文)718-1教案 第9课 了解客户投诉.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