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的民俗认同——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过程分析.docxVIP

地方性的民俗认同——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过程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性的民俗认同——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过程分析

第二十三卷第二期楚雄师范学院学报V01.23NO.22008年2月JOURNALOFCHUXIONGNORMALUNIVERSITYFeb.2008地方性的民俗认同——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过程分析朱崇先杨丽琼(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西南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彝族祭祖大典仪式集中体现了彝族宗教、哲学、历史、谱牒、民俗、伦理、文学等方 面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直观性资料。笔者于2007年2月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窝乡大西邑村进行田野调查,就彝族祭祖大典的相关礼俗作了广泛的访谈,并对该村普德氏族举行的“祭祖大典”进行系统地观摩和考察。本文拟通过描述彝族氏族祭祀仪式的重要场景,对仪式与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加以探讨,从理论上分析观念与信仰体系同社会结构的关系,在仪式 化表演情境中印证地方性知识和学者观念的交接,以期接近研究的特定对象,并做出合乎本文化传 统与文化认同的合理性解释。关键词:地方性;民俗认同;彝族;祭祖仪式中图分类号:K892.31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406(2008)02—0034—06导言当地彝族人的视角,在仪式化表演情景中彝族氏族祭祖大典仪式集中体现了彝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认同。族宗教、哲学、历史、谱牒、民俗、伦理、文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彝族传统一、祭祖大典“耐母”及仪式体系文化的直观性资料。正如莫尼·卡威尔逊1.氏族祭祖大典“耐母”所认为的“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价在彝族传统社会中,“祭祖大典”是彝值之所在人们在仪式中所表达出来的,族宗教活动中最隆重的祭祀仪式,是彝族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而正因为表达宗法制度中宗族(家支)集会的盛大典礼。是囿于传统和形式,所以仪式所揭示的实这种宗教典礼,不但具有重大的社会功能,际是一个群体的价值。我们发现了理解人而且有着神秘的象征意义,对彝族社会历类社会基本构成的关键所在:对仪式的研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究。”‘:1通过当地人的视角,那些看上去怪“祭祖大典”彝语称为“耐姆”,“耐”异的因素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可以理的含义为“同宗”或“同氏族”,“姆”的解了。诚然,彝族祭祖大典上的各种仪式含义为“作”或“举行”,“耐姆”即同宗正是从最深层次揭示其价值之所在,通过族的人共同举行祭祖大典之意。“耐姆”作收稿日期:2007—11—06作者简介:朱崇先(1954一),男,彝族,云南武定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副教授,主要从事彝族文化及民族古籍文献研究。·34·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万方数据朱崇先杨丽琼:地方性的民俗认同为全体氏族成员集体举行的宗教典礼,其教,彝族祭祖大典“耐母”是彝族原始宗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氏族的整体实力。彝文教中“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之一,被视经典中形象生动地记述了祭祖大典中三牲为氏族的头等大事,成了最高级别的祭祀献祭的情形,“祭祀场面大无比,椎牛似红礼仪和彝族社会的普遍习俗,具有强大的岩层叠,屠猪犹黑石满坡,宰(绵)羊如凝聚力,是彝族氏族宗族制度的纽带。通白茧遍地。”祭祖大典,耗资巨大,人丁兴过祭祖大典这一祖先崇拜的最高祭祀礼仪旺的氏族举行祭祖大典会有成千上万人参和一系列的宗教活动,来强化氏族成员同加,祭祀用的牺牲(牛、羊、猪等)成百宗共祖的血统观念,使全体氏族成员甘愿上千。举行祭祖大典的时间,一般为七至服从同祖神灵的精神统治。利用神权和族九天,据说名门望族曾举行过四十九天。权把全体氏族成员束缚于血缘纽带上,形以武定彝族纳苏支系为例,七天七夜的祭成强大的凝聚力,铸就牢固的整体,全体祖大典要进行上百种仪式,仅驱邪仪式就氏族成员共同供奉的祖灵筒也就成为同宗有24场,除净仪式亦有16场,每天都有不共祖的血缘旗帜。同的具体程序和内容。祭祖仪式有着显著的表演特征:第一,2.仪式体系主持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毕摩掌握着系统彝族氏族祭祖大典中的仪式体系如同的彝文宗教经典和各种宗教礼仪的程序和杰内普的分析框架,仪式的进程包括三个方法,拥有签筒、神笠、铜铃、神杖、鹰步骤:首先,脱离日常的时间与空间概念,爪、法扇等一整套法器。第二,每个父系与日常生活的事物分离,过渡到仪式的世家庭供奉未参加氏族祭祖大典的祖先灵牌,界中;其次,对分离状态的某些层面制定每个氏族供奉同一个祖灵筒,并有安放祖一个模拟的情形,进入表演情境之中;最灵筒的祖宗箐及祖先岩洞——氏族公共祠后,重新进入日常生活的世界。而从仪式堂。第三,各种祭坛和道场的设置,均以的形式和内容及其行为方式与彝族社会关树枝和柴桩象征天、地、日、月等诸神神系的层面上看,完全符合维克多·特纳用座和各种布阵列队的标志。第四,彝族供“结构”与“反结构”的辩证概念,进一步奉和祭祀祖宗神灵,欲求祖先亡魂得到超分析仪式行为和过程之后所认为的那样:度而化为神灵,并获得安居之所,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