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兔兔
第2期(总第183期) 机 械 工 程 与 自动 化 No.2
2014年04月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Apr.
文章编号:1672—6413(2014)02—0010—03
基于键合图理论的主动油气悬架仿真研究
洪展鹏,王丛岭
(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摘要:基于2自由度1/4主动油气悬架的振动模型,建立了其对应的键合图模型。根据键合图模型详细推导
了具有非线性特性的油气悬架状态方程,充分体现了键合图理论在分析不同能量域耦合系统中的优越性。利
用MATLAB强大的计算能力,对状态方程进行仿真,对比了主动油气悬架与被动悬架的特性,结果表明主
动控制的油气悬架有效减少了车身加速度,提高了行驶平顺性。
关键词:键合图;非线性;主动油气悬架;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91.7:U463.3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力效果,气室内(氮气)压力与体积分别为户 和 ,液
车辆悬架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 压缸经由节流阻尼 (通过流量Q )连接储能器。
性。主动悬架一般都涉及到多个能量域(液压、电磁流
变液等),用传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如微分方程法)会
十分复杂繁琐,也不利于整车模型的分析。键合图理
论的发展[1],为整车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也
利于不同汽车子模块的耦合分析,现今不少用于整车
仿真的软件也是基于键合图的原理实现的。
本文将使用键合图语言构建1/4主动油气悬架
(AHP)的模型,推导其状态方程,并利用MATLAB
仿真分析悬架的相关性能。
I 1/4主动油气悬架(AHP)
典型的1/4主动油气悬架振动模型如图l所示,
由电磁阀驱动控制,油液作为介质压缩气室中的惰性
气体,实现刚度特性,采用管路中的小孔节流实现阻尼 图l 1/4主动油气悬架振动模型
特性 。 2 油气悬架的键合图模型
图1的振动模型主要考察的是在垂直方向上的运 在不影响模型正确性的前提下,对油气悬架作如
动特性(减振效果)。在垂直方向上的3个位移量 , 下假设和规定:所有管路都是刚性的,且系统没有泄
, 分别表示路面不平的输入、非簧载质量的运动 漏;储能器(气室)中的油液压力与气体压力处处相等,
和簧载质量的运动;轮胎模型在垂直方向简化为弹簧 在动态条件下没有热交换∞ ;伺服阀动态特性并入控
k,及非簧载质量m ;车架等悬挂在悬架上的质量统 制系统作为控制的一部分;规定能量的方向为满足压
一 为簧载质量m,;控制器采集车身的加速度a产生控 缩为正。
制电流i 控制电磁阀的动作,使之产生通往液压缸 2.1 键合图模型
(液压缸内压力P )的油液流量Q ;电磁阀的具体控制 根据前述的振动模型和假设规定,建立含有信号
是将高压泵产生的高压( )油液压入液压缸(此时 键的主动油气悬架混合键合图模型,如图2所示。在
0)或者使液压缸的油液回流油箱(油箱内压力P 图2中,根据标准化的规定,阻性元件、容性元件以及
即为外界大气压,此时i 0);储能器的作用是产生弹 惯性元件分别用R,C,J这些符号表示。转换器TF
收稿日期;2013-09-09;修回日期;2013-10—25
作者简介:洪展鹏 (1989一),男,江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成岩演化作用对油气运移方式影响-以松辽盆地西部齐家-古龙凹陷扶杨油层为例.pdf
- 城市天然气管道参数优化设计.pdf
- 抛储如期而至,郑棉承压下行.PDF
- 充气欠平衡钻井MWD信号衰减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pdf
- 充气钻井技术在子洲_米脂气田应用.pdf
- 充气钻井液技术在青西油田应用.pdf
- 稠油油藏高含水和天然气吞吐出砂分析.pdf
-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影响——以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相砂岩为例.pdf
- QSY GJX 105-2010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用DN350和以下管件技术条件.pdf
- 处理空气钻井地层出水新技术和试验分析.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