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行论文:新媒体时代的金融舆情背景分析与处置策略
银行论文:新媒体时*代的金融舆情背景分析与处置策略
新媒体与大数据传播时*代下的金融业,舆论引导与舆情处置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很长时间以来,民众对于银行信息的获得,基本上是停留在广播电视传播的政策动向、利率变动类别的中性传播以及少量的业务重大突破、项目强强合作等等方面的正面舆论。随着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金融业务个人化、网络化、跨业化发展迅猛,媒体传播网格化、碎片化,其传播途径、传播速度都已经今非昔比。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处置,这里粗浅地探讨一下。
一、舆情定义与媒介传播格局的变迁
首先,一般认为,舆情的定义是:1、对国家管理者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2、对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随着民众语言支配行为的意愿越来越强,我们必须把以下两种概念也定义为舆情:1、对事件所持有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2、对社会现象所持有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倾向。
其次是传播格局的变迁。我们生活中的媒体环境已经从传统的记者报道、实地采访、纸媒刊发、电视播报的受众被动渠道发展成为“手机编辑部”、“全民皆记者”的互联网新兴自媒体的广泛主动格局,而且后者还有互动性强、受众量大的特点。传统媒体与新兴自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媒体的舆情来源是单一的,传播也是可追溯的。而新兴自媒体的舆情点错综复杂,传播也是千支万杈。
二、银行业舆情背景结构分析
(一)相对垄断状态下的社会歧义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要与银行打交道,长期以来,银行业早已被大众所“标签化”:大楼高、收入高、利润高。而这种基于长期行业垄断而得到的社会大众评价结论,总会在某一个节点,将这种社会情绪放大到某一事件上,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年报一经披露,其利润情况被无数民众多方式解读,看似休眠的标签情绪在这一时间点被激活,一边倒的是“暴利”“垄断”的舆情状态。
(二)行业竞争状态下的差别服务
银行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地方性银行雨后春笋,而这些银行机构在全国性、地方性、区域性社会舆论也不尽相同,一个机构在一个较为特定的区域内会因为区域环境、人文差异、自身形象建设、员工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而不同,从而也就形成了银行业区域性舆情。就文安而言,一般来说,一家银行的服务特点就代表了它在社会上的普遍认知。而正是这种普遍的认知,就构成了区域性舆情起始的一个原点。
(三)跨业经营状态下的产品需求
微信已经把短*信逼到一个墙角,比起单一的短*信文字,微信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甚至可以做到视频通话和实时对讲。更重要的是,除了耗费一些流量之外,微信的这些运用几乎是免费的。
微信微博等移动应用在业界被称为OTT业务。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这个词语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而现在已经被借用到通信行业。这类业务是互联网企业越过电信运营商,直接向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视频、数据等业务。
运营商逐渐沦为微信的通道,短*信和语音业务都被微信抢走,连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也惊叹,再不改革就会被微信革命。
这就是典型的跨业竞争。在看看银行业的跨业竞争:一个余额宝,短时间内就集聚了千亿财富,一个小小的“微信红包”几乎在一夜间就绑定几十万张银行卡。在这种新媒体集中爆发的社会背景下,一个简单的客户端应用、APP应用,就能汇集起来难以想象的商业舆情,这是我们应该在新媒体、大数据时*代下所必须极为重视的一个重要节点。
(四)行业开放状态下的民众猎奇
银行机构从服务功能开放、业务办理开放、信息披露开放,再到企业核心文化开放,银行机构越来越多的信息呈献在公众视野下。从高柜台到低柜台再到开放式柜台,从线下服务到线上服务,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越来越便捷,可以说舆情的形成有了丛生的基础。在新增手机用户农村占比60%、互联网农村接入率持续走高的今天,我们的一块宣传牌、从业人员的一个小动作、单位一个小活动,都有可能成为猎奇心理越来越强的网民之间舆论的热点。在人人都是公民记者、裂变式、病毒式的传播方式下,负面舆情破坏力越来越强。
(五)人才流动状态下的信息飞沫
银行机构人才频繁流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而也带动了行业情绪的转移。语境和话语权的改变,有时会让机构的正面宣传迅速飞沫化,无论是行业自身形成,或者是基于个人情绪的因素所形成的舆论和行为倾向,在人际关系、社会交际领域里总能汇聚成蝴蝶效应的无形能量。
(六)经济变革状态下的悯弱从众
因为行业特殊的原因,一个银行机构的舆情对机构所在地的社会舆情影响力非常之大,尤其是负面信息。在经济环境变革凸显的当前,普通民众角色转变,悯弱、从众气氛浓聚,各行业意见领袖层出不穷,并成为舆论走向的领导者。越来越多的民众在“显微镜”下找问题,破窗效应威力不容忽视。
三、银行业舆情处置策略
(一)提高正面宣传的影响力
首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民工工资支付计划.pdf VIP
- 市政验·绿-4 种植穴、槽的挖掘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pdf VIP
- DB53∕T 67.3-2017 建筑消防安全检测评价 第3部分:灭火设施.pdf
-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练习题.pdf VIP
- 产品质量保证承诺书15篇.pdf VIP
- 2025(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复习课件.pptx
- 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讲义.pdf VIP
- 关于成都市数字化金融创新服务的研究.pdf VIP
- 2023年02月安徽合肥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docx VIP
-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第2部分:建筑消防设置维护》 DB53T 270.2-2017.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