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成二甲基醚(DME)
“ ” 合成二甲基醚(DME) 的催化技术 毕建美(资料收集整理) 组员 施学钱(PPT制作) 朱启超(PPT讲解) 二甲基醚又称二甲醚、甲醚、氧化甲,二甲醚是最简单的脂肪醚。它是二分子甲醇脱水缩合的衍生物。室温下为无毒,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或压缩液体。主要由合成甲醇生产中的副产获得。二甲醚主要作为甲基化剂和生产二甲基苯胺、硫酸二甲酯等的原料,也可用于制取甲醛和合成汽油。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和化学中间体。 二甲醚的合成方法有两种: 合成方法 一步法 两步法 液相两步法 气相两步法 液相一步法 (三相法,浆态床) 气相一步法 (两相法,固定床) 一步法:是把CO和H2组成的合成气通过复合催化剂层,直接生成二甲醚的工艺。 CO+2H2→CH3OH 2CH3OH→CH3OCH3+H2O CO+H2O→CO2+H2 总反应方程式:3CO+3H2→CH3OCH3+CO2 两步法:先由合成气生产甲醇,再由甲醇合成二甲醚的方法。 第一步:CO+2H2→CH3OH CO2+3H2→CH3OH+H2 第二步:2CH3OH=CH3OCH3+H2O 一步法中由合成气生成的甲醇很快脱水生成二甲醚,抑制了甲醇逆反应的发生,其间生成的水又进一步被CO消耗,可推动平衡不断向甲醇和二甲醚方向迁移,因此一步法中CO的转化率远比二步法Co的转化率高,在二步法中二甲醚的制作成本高于甲醇,因此多采用一步法制备二甲醚。 本报告主要阐述一步法制备二甲醚的研究 一步法多采用双功能催化剂,该催化剂一般由两类催化剂物理混合而成。 一类为合成甲醇催化剂,如Cu-Zn-A l(O)基催化剂,BAFS3-85和ICl-512等; 另一类为甲醇脱水催化剂,如氧化铝、多孔SiO2-Al2O3、Y型分子筛、ZSM-5分子筛、丝光沸石等。 合成气直接制二甲醚的双功能催化剂具有甲醇合成活性 中心和甲醇脱水活性中心。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同,两种活性中心接触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两种活性中心接触密切程度并不呈顺变关系。 制备性能优良的双功能催化剂应满足以下几点: 1.催化剂各活性组分在保持各自催化功能的前提下,两活性中心应接触紧密,且表现出协同效应; 2.同时催化剂的一种活性中心不能覆盖另一种活性中心,以使其在催化过程中发挥各自的催化功能; 3.催化剂各活性组分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变化成为非活性的新物种。 制备催化剂: 首先将Cu、Zn、Zr等原料的硝酸盐按一定比例(质量分数) 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控制反应温度为70,与Na2CO3溶液并流进行共沉淀反应,pH值为7.5-8.0,完成反应后,老化2h,用热水洗涤至无硝酸根离子。 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r-Al2CO3或HZSM-5分子筛,或将分子筛直接加入到共沉淀反应器中一起参与共沉淀反应,搅拌0.5h。 最后过滤,干燥,焙烧,打片成型得到催化剂成品。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1)脱水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不同脱水组分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其中脱水组分包括HZSM-5分子筛、NH3-HZSM-5分子筛、MgO-HZSM-5分子筛、ZrO2-HZSM-5分子筛等,查找知,HZSM-5分子筛的脱水性能优于其他种类的脱水剂,适用于作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的脱水组分。而一些改性HZSM-5脱水组分制成催化剂后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在改性过程中,引入的改性剂覆盖了脱水活性中心,进而引起催化剂性能的下降。 (2)脱水组分的引入方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该催化剂脱水组分的引入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三种①活性组分共沉 淀后与脱水组分进行湿法混合老化,然后过滤,干燥,焙烧,成型。②活性组分 与脱水组分同时进行共沉淀反应,然后进行老化,过滤,干燥,焙烧,成型。③ 活性组分共沉淀后,经老化,干燥,焙烧后与脱水组分进行机械研磨混合,然后成型。 我们采用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组成,分别按照以上三种方法制备催化剂,比较其CO转化率和二甲醚的选择性及二甲醚的收率,如下表,可以看出活性组分共沉淀后,加入脱水组分湿法混合制备出的二甲醚催化剂的收率远远大于其它两种方法,表明该方法最适用于二甲醚催化剂的合成,制备催化剂最合理。 (3)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在该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选取工作中,分别对Zn、Cu、Zr、Al、Mg、Mn、Fe、si、Cr等元素以及配比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得从表三可以看出,该催化剂最优的活性组分为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